[發明專利]一種混紡紗線及其紡紗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27773.4 | 申請日: | 2012-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41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侯芝富;徐淑蓮;潘靜;呂延敏;孟祥華;宋圣山;郭俊霞;王海燕;李愛華;唐紅;常江;袁貞學;高新;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超越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2G3/04 | 分類號: | D02G3/04;D01G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28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紡 紗線 及其 紡紗 工藝 | ||
1.一種混紡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紡紗線包括纖維含量混紡比為50%的棉纖維,40%的竹漿纖維,10%的大豆蛋白纖維,將上述纖維通過混紡工藝紡成紗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混紡紗線的紡紗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紡紗工藝為混紡工藝,包括如下工藝步驟:
A、開清棉工序:在開清棉工序中使用自動抓棉機、混開棉機、開棉機、給棉機、成卷機;大豆蛋白纖維需進行給油加濕處理,堆放養生24小時,使回潮率控制在16%~18%;在開清棉工序應采用“多松少打,充分開松,防粘連”的工藝原則,各機組打手速度要適當降低,混開棉機要跳過豪豬小打手,抓棉小車打手速度控制在720r/min,開棉機打手速度控制在480r/min,成卷機使用梳針打手,速度控制在750r/min,成卷羅拉的速度11r/min;
B、梳棉工序:適當放大錫林與蓋板的隔距,降低刺輥速度,增大錫林與刺輥的線速比的工藝原則;對棉纖維,刺輥速度控制在900r/min,錫林速度控制在設置360r/min,道夫速度控制在26r/min,錫林與蓋板的五點隔距從進口到出口分別為0.19mm、0.15mm、0.13mm、0.13mm、0.19mm;對竹漿纖維和大豆蛋白纖維,刺輥速度控制在850r/min,錫林速度控制在320r/min,道夫速度控制在24r/min,錫林與蓋板的五點隔距從進口到出口分別為0.25mm、0.23mm、0.20mm、0.20mm、0.23mm;
C、精梳工序:錫林速度控制在300鉗次/min,毛刷速度控制在1100r/min,張力牽伸控制在1.05-1.15倍,牽伸隔距控制在6mm;
D、并條工序:在進行生產時大豆蛋白纖維和竹漿纖維要進行預并,然后進行三次混并,并適當降低車速,出條速度控制在260-300m/min;
E、粗紗工序:采用“輕定量,大后區隔距,小后區牽伸倍數”的工藝原則,后區牽伸倍數控制在1.3-1.4,前羅拉中心距控制在8mm,中羅拉中心距控制在24mm,后羅拉中心距控制在32mm,錠速控制在940r/min,捻系數控制在98-107,機械總牽伸倍數控制在9-9.8,定量控制在3.0-4.0g/10m;
F、細紗工序:采用賽絡紡技術,細紗牽伸區為雙根粗紗喂入,導紗動程要小掌握,控制在6-7mm;采用較大的后區隔距和較大的后區牽伸倍數的工藝原則,后區牽伸倍數控制在1.3-1.4,前羅拉中心距控制在44mm,后羅拉中心距控制在73mm,錠速控制在13200r/min,隔距塊為2.5mm,捻系數控制在335-360,前羅拉速度控制在195r/min;
G、絡筒工序:在絡筒工藝中控制捻接參數,絡筒速度控制在1000~1350r/min。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紡紗工藝,其特征在于:在開清棉工序中,紡原棉時各打手速度要適當提高,抓棉小車打手速控制在740r/min,混開棉機雙打手速度控制在780r/min,小豪豬打手速度控制在1000r/min,開棉機刀片打手速度控制在640r/min,成卷機綜合打速度控制在750r/min,成卷羅拉的速度控制在11r/min。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紡紗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梳棉工序中,錫林針布型號為AC2025*1660,道夫針布型號為AD4030*1890,刺輥針布型號為AT5615*05611,蓋板針布型號為MCC-36型;紡棉時其針布型號:錫林針布為AC2030*01550,道夫針布型號為AD4030*1890,刺輥針布型號為AT5615*05611,蓋板針布型號為MCH-52型。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紡紗工藝,其特征在于:預并和一并要加大后區牽伸倍數,三并要減小后區牽伸倍數;預并區牽伸倍數控制在1.7-1.85,一并的后區牽伸倍數控制在1.6-1.75,二并的后區牽伸倍數控制在1.5-1.65,三并的后區牽伸倍數控制在1.3-1.45。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紡紗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并條工序中,預并為6根竹漿纖維和大豆蛋白纖維條生條預并,定量控制在16-18g/5m,前羅拉隔距控制在7mm,后羅拉間距控制在26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超越紡織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超越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2777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涉密文件的保護方法
- 下一篇:醫療式多頻增視儀及其臨床治療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