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乳腺癌早期風險評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26022.0 | 申請日: | 2012-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271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趙偉杰;劉曉娟;厲力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053 | 分類號: | A61B5/053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軍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乳腺癌 早期 風險 評估 裝置 | ||
1.?乳腺癌早期風險評估裝置,包括掃頻正弦波發生電路、電壓/電流轉換電路、阻抗匹配電路、測試電極陣列、幅值處理單元、下位機、上位機、第一電源和第二電源,其特征在于:
掃頻正弦波發生電路的輸出端與電壓/電流轉換電路輸入端連接,電壓/電流轉換電路的輸出端與阻抗匹配電路輸入端連接,阻抗匹配電路輸出端與測試電極陣列連接,測試電極陣列放在測試對象乳腺組織上;幅值處理單元輸入端連接到電壓/電流轉換電路的輸出端,幅值處理單元的輸出端連接到下位機的I/O口;第一電源連接掃頻正弦波電路、電壓/電流轉換電路、測試電極陣列和下位機;第二電源連接幅值處理單元;測試電極陣列的控制口與掃頻正弦波電路的控制口連接下位機的I/O口;下位機通過I/O口與上位機輸入端連接完成數據傳輸;
所述的掃頻正弦波發生電路由第一芯片IC1,第一晶振X1,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一電位器Re1,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第五電容C5,第六電容C6,第七電容C7和第八電容C8組成;
在掃頻正弦波發生電路中,第一芯片IC1的5腳、10腳、19腳和24腳連接到地;第一芯片IC1的6腳、11腳、18腳和23腳連接到電源;第一芯片的4腳、3腳、2腳、1腳、28腳、27腳、26腳、25腳八個數據引腳依次連接下位機的8個I/O口;第一芯片IC1的7腳、8腳和22腳三個控制引腳分別連接下位機的3個I/O口;第一芯片的9腳連接第一晶振X1的第3引腳;第一晶振X1的第2引腳連接到地;第一晶振X1的第4引腳連接到電源;第一芯片IC1的12腳連接第一電阻R1的一端;第一電阻R1的另一端連接到地;第一芯片IC1的21腳連接第二電阻R2的一端、第二電容C2的一端、第五電容C5的一端和第一電感L1的一端;第二電容C2?另一端連接第一電感L1的另一端、第三電容C3的一端、第二電感L2的一端和第六電容C6的一端;第三電容C3的另一端連接第二電感L2的另一端、第四電容C4的一端、第三電感L3的一端和第七電容C7的一端;第四電容C4的另一端連接第三電感L3的另一端、第八電容C8的一端、第三電阻R3的一端和第一芯片IC1的16腳;第一芯片IC1的16腳為掃頻正弦波發生電路的輸出端SIA;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第五電容C5的另一端、第六電容C6的另一端、第七電容C7的另一端、第八電容C8的另一端和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連接到地;第一芯片IC1的15腳連接第一電容C1的一端和第一電位器Re1的2端;第一電容C1的另一端連接到地;第一電位器Re1的1端連接電源,3端連接到地;第一芯片IC1的其它引腳懸空;所述的第一芯片IC1型號為AD9850;
電壓/電流轉換電路由第二芯片IC2,第一運放A1,第二運放A2,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和第九電容C9,第十電容C10,第十一電容C11,第十二電容C12組成;
在電壓/電流轉換電路中,輸入端SIA連接第二芯片IC2的1腳和第九電容C9的一端;第九電容C9的另一端連接第二芯片IC2的3腳、第一運放A1的同相輸入端、第十一電容C11的一端和第六電阻R6的一端;第一芯片IC1的2腳連接第一運放A1的輸出端、第十電容C10的一端、第七電阻R7的一端;第一運放A1的反向輸入端連接第十電容C10的另一端、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和第五電阻R5的一端;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第十一電容C11的另一端連接到地;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同時連接第二運放A2的反相輸入端和輸出端;第二芯片IC2的5腳和4腳短接并連接第四電阻R4的一端,第四電阻R4的另一端連接第二運放A2的同相輸入端和第十二電容C12的一端,第十二電容C12的另一端為電壓/電流轉換電路的輸出端Iout,第二芯片IC2的其它腳懸空;所述的第二芯片IC2型號為AD830;
阻抗匹配電路由第四電感L4,第五電感L5,第六電感L6,第七電感L7,第八電感L8和第九電感L9組成;
在阻抗匹配電路中,第四電感L4的一端為阻抗匹配電路輸入端;第四電感L4的另一端連接第五電感L5的一端;第五電感L5的另一端連接第六電感L6的一端;第六電感L6的另一端連接第七電感L7的一端;第七電感L7的另一端連接第八電感L8的一端;第八電感L8的另一端連接第九電感L9的一端;第九電感L9的另一端為阻抗匹配電路的輸出端;
幅值處理單元由第三芯片IC3,第八電阻R8,第九電阻R9,第十電阻R10,第十三電容C13組成;
在幅值處理單元中,電路輸入端PeakIn連接第八電阻R8的一端;第八電阻R8的另一端連接第三芯片IC3的5腳、第九電阻R9的一端;第九電阻R9的另一端連接第三芯片IC3的9腳和3腳;第十電阻R10的一端連接第三芯片IC3的6腳;第十電阻R10的另一端連接到地;第三芯片IC3的4腳連接第十三電容C13的一端;第十三電容C13的另一端連接到地;第三芯片IC3的8腳接地;第三芯片IC3的1腳和14腳分別連接到下位機的兩個I/O口;第三芯片IC3的3腳為幅值處理單元的輸出端;所述的第三芯片IC3的型號為PKD01;
測試電極陣列包括第四芯片IC4、第五芯片IC5、第十一電阻R11,第十二電阻R12、第十三電阻R13、第十四電阻R14、第十五電阻R15、第十六電阻R16、第十七電阻R17、第十四電容C14、第十五電容C15、第十六電容C16、第十七電容C17、第十八電容C18、第十九電容C19、第二十電容C20、中心電極P0和均勻分布在其外側的六個銅電極P1,P2,P3,P4,P5,P6;
在測試電極陣列電路中,阻抗匹配電路的輸出端Lout連接第四芯片IC4的6腳、第五芯片IC5的1腳、3腳、5腳、9腳、11腳、13腳和第十一電阻R11的一端;第十一電阻R11的另一端接地;第四芯片IC4的14腳連接第十二電阻R12的一端、第十四電容C14的一端、第一電極P1;第四芯片IC4的15腳連接第十三電阻R13的一端、第十五電容C15的一端、第二電極P2;第四芯片IC4的12腳連接第十四電阻R14的一端、第十六電容C16的一端、第三電極P3;第四芯片IC4的1腳連接第十五電阻R15的一端、第十七電容C17的一端、第四電極P4;第四芯片IC4的5腳連接第十六電阻R16的一端、第十八電容C18的一端、第五電極P5;第四芯片IC4的2腳連接第十七電阻R17的一端、第十九電容C19的一端、第六電極P6;第十二電阻R12的另一端連接第五芯片IC5的12腳;第十三電阻R13的另一端連接第五芯片IC5的10腳;第十四電阻R14的另一端連接第五芯片IC5的8腳;第十五電阻R15的另一端連接第五芯片IC5的6腳;第十六電阻R16的另一端連接第五芯片IC5的4腳;第十七電阻R17的另一端連接第五芯片IC5的2腳;第四芯片IC4的三個通道選擇控制引腳11腳、10腳、9腳分別連接下位機的3個I/O口;第十四電容C14的另一端、第十五電容C15的另一端、第十六電容C16的另一端、第十七電容C17的另一端、第十八電容C18的另一端、第十九電容C19的另一端相連到地;所述的第四芯片IC4型號為CD4051,第五芯片IC5的型號為CD406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2602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