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施工升降機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23477.7 | 申請日: | 2012-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181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明(設計)人: | 宋佃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淄博瞳鳴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B9/04 | 分類號: | B66B9/04;B66B11/04;B66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楊紅梅 |
| 地址: | 256407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施工 升降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大型施工機械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新型施工升降機。
背景技術
通常的施工升降機1(參考附圖1)的頂升機構(參考附圖2)主要包括:導軌11、套架12、左右兩個液壓伸縮軸、冒頂16,其中液壓伸縮軸包括液壓油缸13和活塞桿14。
其主要工作原理(參考附圖1和附圖2)是:在導軌11的頂端設置冒頂16,升降機1的液壓油缸13下端與套架12連接,活塞桿14伸出,用銷軸15將活塞桿14的端部掛在冒頂16上。頂升時,開啟液壓油泵,液壓伸縮軸收縮,將套架12拉到相應位置。由于雙液壓伸縮軸的伸縮動作的同步性誤差較大,造成冒頂16的兩端失去平衡而翹起,容易發生危險;并且,每次需要加裝施工升降機1的標準節時就需要拆裝一次冒頂16,工作效率很低。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新型施工升降機,同步性較好且不需要安裝冒頂結構即能實現施工升降機的頂升。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新型施工升降機,包括導軌、套架、用于頂升的液壓系統;所述液壓系統包括至少兩根液壓伸縮軸和用于控制液壓伸縮軸運動的液壓控制裝置;所述液壓伸縮軸包括對稱固定在所述套架側面的液壓油缸和端部固定在所述導軌側面的活塞桿,所述套架側面與所述液壓油缸的固定位置高于活塞桿端部;所述液壓控制裝置包括用于同步所述每個液壓伸縮軸動作的分流集流閥。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液壓伸縮軸數量為兩根。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液壓系統還包括固定在液壓油缸上的銷軸和固定在套架上的耳板,所述銷軸與耳板連接,使得液壓油缸固接在所述套架左右兩側頂部。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活塞桿端部通過爬靴固定在所述導軌兩側,使得所述液壓伸縮軸能夠支撐在導軌上。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軌上還設置有用于引導套架沿導軌運動的套架滾輪組。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液壓控制裝置還包括電動機、液壓油箱、液壓油泵、液壓操作閥,所述電動機驅動液壓油泵,液壓油泵控制液壓油箱中液壓油的輸入或輸出,液壓油通過液壓操作閥控制液壓油流入或流出液壓伸縮軸;流入液壓伸縮軸的液壓油被分流集流閥均分成兩路進入左右兩側的液壓油缸,流出液壓伸縮軸的液壓油液壓操作閥引回液壓油箱。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液壓操作閥中包括用于控制液壓油流入或流出液壓伸縮軸的三位四通換向閥。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每個液壓油缸上各自設置有雙向液壓閥,所述液壓油經所述雙向液壓閥流入或流出所述液壓伸縮軸,用于防止液壓油缸因故障導致超速下降墜落;或者所述每個液壓油缸上各自設置有雙向限速閥,所述液壓油經所述雙向限速閥流入或流出所述液壓伸縮軸,用于防止液壓油缸因故障導致超速下降墜落。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液壓控制裝置還包括運送液壓油的軟管,所述軟管為高壓軟管。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液壓系統中還包括用于測量油壓的壓力表,用于過濾液壓油的吸油過濾器,用于過濾液壓油箱周圍空氣的空氣濾清器,以及測量液壓油箱中油溫和油位的油溫油位計。
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發明提供的新型施工升降機,改進后的設計,巧妙地取消了冒頂,結構更加簡單;當需要增加標準節時,無需重新安裝和拆除冒頂以及將活塞桿通過銷軸掛到冒頂上,頂升工作效率提高了兩倍左右;并且,采用分流節流閥對液壓油進行分流,能有效地控制套架的頂升速度,使得雙液壓伸縮軸的運行同步性更加優越。
進一步的,所述新型施工升降機的液壓控制裝置采用了液壓油缸上安裝雙向液壓閥或雙向限速閥的方式,保證了頂升過程中的安全性,能防止頂升油缸因自重影響油管破裂或泄漏導致超速下降墜落。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的施工升降機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的施工升降機的頂升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所提供的新型施工升降機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所提供的新型施工升降機實施例的頂升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液壓控制裝置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發明所公開的新型施工升降機,包括導軌、套架,以及用于頂升的液壓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淄博瞳鳴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淄博瞳鳴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2347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