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泵輔助余熱方式的活性物儲氨供氨的后處理控制單元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220179.2 | 申請日: | 2012-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339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克金;崔龍;陳慧明;王金興;榮常如;姜濤;安宇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N9/00 | 分類號: | F01N9/00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長春新紀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長春***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輔助 余熱 方式 活性 物儲氨供氨 處理 控制 單元 | ||
1.一種泵輔助余熱方式的活性物儲氨供氨的后處理控制單元,由發(fā)動機、防凍液輸送管、電磁閥、耐壓罐、固體儲氨材料、空氣過濾器、加料口、壓力傳感器、備用管閥、耐壓罐溫度傳感器、還原氣體輸送管、電子控制單元、比例閥、尾氣入口溫度傳感器、NOX傳感器、還原劑導管、尾氣進入管、尾氣排出管、SCR后處理器、氣體輸送泵組成,其特征在于:電子控制單元通過信號線束連接電磁閥、氣體輸送泵、比例閥,尾氣入口溫度傳感器、NOX傳感器、壓力傳感器、耐壓罐溫度傳感器通過信號線連接電子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防凍液輸送管與發(fā)動機防凍液系統(tǒng)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防凍液輸送管穿過耐壓罐內(nèi)部,防凍液輸送管位于耐壓罐內(nèi)部的管路呈盤管分布,電磁閥位于防凍液輸送管上,耐壓罐內(nèi)填充固體儲氨材料,填充量為罐體體積容量的40%,耐壓罐上有空氣過濾器、加料口、壓力傳感器、備用管閥、耐壓罐溫度傳感器,其中空氣過濾器位于耐壓罐的出氣端,耐壓罐溫度傳感器的感應端插入固體儲氨材料內(nèi),壓力傳感器的感應端位于耐壓罐內(nèi)但不接觸固體儲氨材料,空氣過濾器通過還原氣體輸送管與還原劑導管連接,還原劑導管噴嘴插入尾氣進入管管路內(nèi),還原氣體輸送管管路上有比例閥、氣體輸送泵,尾氣進入管連接SCR后處理器進氣端,SCR后處理器出氣端連接尾氣排出管,尾氣入口溫度傳感器、NOX傳感器連接在尾氣進入管上,其感應端位于尾氣進入管管路內(nèi)。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泵輔助余熱方式的活性物儲氨供氨的后處理控制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壓罐罐體的厚度為4~5mm,圓柱形,罐體內(nèi)部熱噴涂一層尼龍保溫層。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泵輔助余熱方式的活性物儲氨供氨的后處理控制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體儲氨材料的制備與填充方法如下:采用工業(yè)的無水氯化鎂58份,膨脹石墨2份,去離子水15份,工業(yè)乙醇10份和工業(yè)球粘土15份,上述材料采用機械的和面機攙和均勻成為濕態(tài)的粉料,混合時間5~15min,混合物通過耐壓罐上的加料口填充到耐壓罐內(nèi),采用機械震蕩的方法震蕩該耐壓罐體5~10min,去除其中的空氣間隙,加料量致罐體體積容量的40%;整個罐體放入真空烘箱中,常壓下從室溫25℃開始加熱,平均5℃/10min,升溫到70℃,加料口敞開排出水蒸汽和酒精蒸汽,70℃保持30min,然后在此溫度下啟動真空泵,逐步抽真空,分三次使真空度達到550mabr,保溫保壓30min。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固體儲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無水氯化鎂也可以采用其它能形成絡合物的無機鹽替代,例如,氯化鍶、氯化鎳、氯化銅或氯化鈣能和NH3形成絡合物的氯化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20179.2/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用于酸洗機組的蒸汽綜合利用系統(tǒng)
- 下一篇:一種光學鏡片鍍膜治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