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式ΔE-E核輻射探測器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219025.1 | 申請日: | 2012-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154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朱智源;于民;王陪權;朱韞暉;孫新;劉晨晨;馬盛林;金玉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31/115 | 分類號: | H01L31/115;H01L31/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87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核輻射 探測器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式ΔE-E核輻射探測器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半導體核輻射探測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ΔE-E望遠鏡廣泛用于測量粒子的種類和能量,表現為:重離子的檢測和跟蹤、高γ射線輻射下的短程粒子檢測、X射線檢測等。ΔE-E望遠鏡一般由一個厚PIN探測器和一個薄PIN探測器組成。它的工作原理為:當入射粒子進入ΔE-E望遠鏡中,首先與薄探測器發生作用,失去能量ΔE。然后與厚探測器作用,失去剩余能量(E-ΔE)。利用ΔE與E-ΔE的測量可以測量粒子的能量和質量,進行粒子鑒別。
在制作探測器時,厚探測器需要制作得足夠厚,從而阻止粒子完全停留在探測器中。而薄探測器需要制作得非常薄,以減少入射的高能粒子在ΔE探測器中損失的能量,獲得較高的測量精度。
傳統意義上的ΔE-E望遠鏡通常由兩個分離的PIN探測器構成,由于薄探測器需要制作得非常薄,所以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容易破碎,帶來可靠性的問題。同時,分離的探測器也不符合小型化、集成化的發展趨勢。
為了解決如上的問題,國際上通常采用將薄型的PIN探測器和厚型的PIN探測器集成到一起,組成一個整體單元,利用厚型的PIN探測器來支撐薄型的PIN探測器,從而解決機械可靠性的問題。這種集成結構也有利于減小死層厚度,從而提高探測靈敏度。
為了制造這種集成的探測器結構,一種方法是利用高能粒子注入,形成導電埋層作為厚型PIN探測器與薄型的PIN探測器的公共電極,再進行低能粒子注入摻雜,形成厚型PIN探測器與薄型的PIN探測器的另一個電極,其中,導電埋層采用另外一次注入摻雜引出電極。這種結構設計能得到超薄的薄型探測器,從而能夠探測超低能量的粒子。整個探測器結構如G.Cardellab等人于1996年在《Nuclear?Instruments?and?Methods?in?Physics?Research?A》上發表的名稱為“A?monolithic?silicon?detector?telescope”的論文中所示;另外一種方法是首先利用擴散摻雜的方法制作厚型的PIN探測器,然后采取外延的方法制作出薄型的PIN探測器,導電埋層采用金線引出。其探測器結構如Kim,C.等人于1982年在《IEEE?Transaetions?on?Nuclear?Science》上發表的名稱為“Epitaxial?Integrated?E-dE?Position?Sensitive?Silicon?Detectors”的論文中所示。還有一種方法是采用金屬硅化物鍵合圓片的方式形成ΔE-E核輻射探測器,采用這種方式能得到低阻導電埋層。其探測器結構如等人于1997年在《Nuclear?Instruments?and?Methods?in?Physics?Research?A》上發表的名稱為“Fabrication?of?an?integrated?ΔE-E-silicon?detector?by?wafer?bonding?using?cobaltdisilicide”的論文中所示。
以上集成探測器雖然各具優點,但是制作方法相當復雜,對于前兩種集成式ΔE-E核輻射探測器而言,會帶來相當大的信號串擾問題,而且,死層厚度對粒子探測的影響也顯著增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復合式ΔE-E核輻射探測器及其制備方法,獲得的探測器應當具有良好的探測靈敏度、探測效率和機械穩定性,同時,簡化制備工藝,降低成本。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復合式ΔE-E核輻射探測器,包括薄型PIN探測器、厚型PIN探測器以及兩者之間的介質鍵合層,所述薄型PIN探測器包括高阻硅基片和所述高阻硅基片上的探測窗口。所述厚型的PIN探測器包括高阻硅基片和所述高阻硅基片上的探測窗口。所述介質鍵合層將薄型PIN探測器與厚型PIN探測器機械固定到一起,并且具備電學連接特性。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薄型PIN探測器中高阻硅基片優選為100晶向的N型硅,電阻率大于1000歐姆厘米,厚度在300μm到550μm范圍內。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薄型PIN探測器中高阻硅基片上的探測窗口包括P區,N區以及兩者之間的硅層,該硅層厚度小于100μm。所述P區與N區表面均設有鋁層,所述N區優選通過TMAH腐蝕法形成,其外形呈倒圓臺狀,側面和底面的夾角為54.74°。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厚型PIN探測器中高阻硅基片優選為111晶向的N型硅,電阻率大于1000歐姆厘米,厚度在300μm到1000μm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大學,未經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1902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DLP投影機及其色輪裝置
- 下一篇: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31-00 對紅外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微粒輻射敏感的,并且專門適用于把這樣的輻射能轉換為電能的,或者專門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進行電能控制的半導體器件;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這些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導體本體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轉換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輻射控制通過該器件的電流的,例如光敏電阻器
H01L31-12 .與如在一個共用襯底內或其上形成的,一個或多個電光源,如場致發光光源在結構上相連的,并與其電光源在電氣上或光學上相耦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