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治魚腸炎疾病的中藥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18474.4 | 申請日: | 2012-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162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明(設計)人: | 周書珩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生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71 | 分類號: | A61K36/71;A61K9/08;A61P1/00;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腸炎 疾病 中藥 口服液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是一種防治魚腸炎疾病的中藥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魚細菌性腸炎病原為氣單胞菌,在水溫20℃以上流行,水溫25~30℃為流行高峰。病魚腹部膨大,腸壁出血發紅,腫脹發炎,腸壁呈紅色或紫紅色,腸粘膜潰爛脫落,死亡率較高,在全國各養殖區池均有發生。現階段多采用西藥抗生素對病魚進行治療,由于西藥抗生素濫用情況嚴重,耐藥菌株出現較快,藥物殘留問題越來越重,給食品安全問題造成嚴重威脅。因此通過對傳統中藥進行合理篩選和組方,研發出防治魚腸炎疾病的中藥制劑作為治療魚腸炎病的首選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產實踐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防治魚腸炎疾病的中藥口服液。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上述防治魚腸炎疾病的中藥口服液的制備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防治魚腸炎疾病的中藥口服液,由金銀花、白頭翁、大黃、黃芩、穿心蓮、龍膽草和甘草組成,按其重量份數計金銀花2~4份、白頭翁2~4份、大黃2~4份、黃芩1~2份、穿心蓮1~2份、龍膽草1~2份、甘草1~2份。
優選的,上述防治魚腸炎疾病的中藥口服液,是由下述方法得到的:按其重量份數計金銀花2~4份、白頭翁2~4份、大黃2~4份、黃芩1~2份、穿心蓮1~2份、龍膽草1~2份、甘草1~2份為原料,將白頭翁、大黃、黃芩、穿心蓮、龍膽草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藥材總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兩次,其中第一次煎煮120分鐘,在煎煮到30分鐘時加入金銀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鐘,合并兩次煎液,濾過,濾液靜置12小時,取上清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35,加無水乙醇至含醇量60%(v/v),放置,濾過,回收乙醇,灌封,100℃流通蒸汽30分鐘,即得。
優選的,上述防治魚腸炎疾病的中藥口服液,按其重量份數計金銀花2~3.5份、白頭翁2~3份、大黃3~4份、黃芩1.5~2份、穿心蓮1.5~2份、龍膽草1~1.5份、甘草1.5~2份。
優選的,上述防治魚腸炎疾病的中藥口服液,按其重量份數計金銀花3份、白頭翁3份、大黃3份、黃芩1.5份、穿心蓮2份、龍膽草1.5份、甘草2份。
上述防治魚腸炎疾病的中藥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具體制備步驟如下:
(1)按上述重量份數稱取金銀花、白頭翁、大黃、黃芩、穿心蓮、龍膽草和甘草為原料;
(2)將白頭翁、大黃、黃芩、穿心蓮、龍膽草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藥材總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兩次,其中第一次煎煮120分鐘,在煎煮到30分鐘時加入金銀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鐘,合并兩次煎液,濾過,濾液靜置12小時,取上清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35,加無水乙醇至含醇量60%(v/v),放置,濾過,回收乙醇,灌封,100℃流通蒸汽30分鐘,即得。
上述防治魚腸炎疾病的中藥口服液的制備方法,所述步驟(2)中回收乙醇是指通過高溫蒸發的方法將乙醇回收至貯醇罐,乙醇可二次利用,回收后乙醇濃度保持在95%以上。
上述相對密度是指該上清液的比重。
上述防治魚腸炎疾病的中藥口服液的用量為按5~10g/100kg體重的比例拌藥餌,讓魚口服,連用3~5天為一個療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防治魚腸炎疾病的中藥口服液,將傳統中藥合理組方,為水產業提供了一種防治魚腸炎疾病的有效治療藥物,具有見效快、療效確實、無藥殘、不易產生耐藥性、無任何毒副作用的特點,是治療魚腸炎疾病的首選;其制備方法簡單,適合規模化工業生產的需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所述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防治魚腸炎疾病的中藥口服液,由金銀花、白頭翁、大黃、黃芩、穿心蓮、龍膽草和甘草組成,其中金銀花3kg、白頭翁3kg、大黃3kg、黃芩1.5kg、穿心蓮2kg、龍膽草1.5kg、甘草2kg。
上述防治魚腸炎疾病的中藥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具體制備步驟如下:
(1)稱取金銀花3kg、白頭翁3kg、大黃3kg、黃芩1.5kg、穿心蓮2kg、龍膽草1.5kg、甘草2kg為原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生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天津生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1847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