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合混纖絲及利用復合混纖絲制造紡織用混纖絲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17252.0 | 申請日: | 2012-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40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輝;陸燕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港保稅區長江塑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F6/92 | 分類號: | D01F6/92 |
| 代理公司: | 張家港市高松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孫高 |
| 地址: | 215600 江蘇省蘇州市張***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纖絲 利用 制造 紡織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復合混纖絲及利用復合混纖絲制造紡織用混纖絲的方法。
背景技術
如申請號:200510039169.9的專利說明書中公開了一種聚酯基混纖絲,由陽離子可染性聚酯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通過同一噴絲板的不同噴絲孔中吐出,卷繞而成。其紡絲時必定受到兩組單獨纖維的拉伸加工性能不同的影響,其紡制過程生產不穩定,生產速度低。
如專利號:00803097.9中公開的一種聚酯基混纖絲的制造方法,其同種聚合物在同一組件中擠出后,將該絲束分成兩股,其中一方絲束在開纖狀態下并于環境溫度120℃或以上實施非接觸熱處理,而另一方的絲束則處于未實施熱處理狀態,接著在2500m/min時引出絲束。其采用兩束絲不同的拉伸工藝條件,最后同時進行卷繞,必定導致質量的不穩定和生產速度的低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質量穩定的復合混纖絲。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復合混纖絲,包括占總重量60%~90%的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材料主成份和占總重量10%~40%的聚酰胺6材料副組份,所述復合混纖絲的橫截面為“8”字形,其中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材料和聚酰胺6材料在纖維橫截面上并列分布且兩者之間有明顯分界線,該分界線位于“8”字的腰部。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生產過程穩定從而得到質量穩定的紡織用混纖絲的制造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利用復合混纖絲制造紡織用混纖絲的方法,將占總重量60%~90%的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材料的干切片熔融形成可紡絲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材料熔體,將占總重量10%~40%的聚酰胺6材料的干切片熔融形成可紡絲聚酰胺6材料熔體,將所述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材料熔體和聚酰胺6材料熔體經各自的紡絲熔體管道后通過“8”字形的紡絲組件擠出,再經冷卻、上油并通過紡絲甬道、預網絡器和熱輥牽伸裝置后形成復合混纖絲,然后將復合混纖絲通過沸水狀態下的重量百分比為0.5~10%的NaOH溶液,從而裂離成紡織用混纖絲。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生產過程簡單化,產量、質量大幅提高,首次采用復合紡絲法紡制雙組份并列復合混纖絲,并經堿溶液處理后裂離成紡織用混纖絲。其紡絲成本大大降低,生產速度大于4000m/min,產量高,且由于采用一步法紡絲,產品質量穩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復合混纖絲的結構圖;
圖中:1、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材料,2、聚酰胺6材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案。
實施例1:
(1)以用量為60%重量份生物基PTT材料(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材料1)切片為一原料,進入物料連續干燥塔,制成含水率<30ppm的PTT材料干切片,經過第一螺桿擠出機的熔融擠壓成為可紡絲PTT材料熔體A,第一螺桿擠出機的熔融擠壓過程設有3~5段加熱區,各區的加熱溫度為245℃、250℃、253℃、255℃、255℃(五區螺桿),并將該PTT材料熔體A輸送到紡絲箱體中(在第一螺桿擠出機至紡絲箱體之間PTT材料熔體A經過預過濾器,將PTT材料熔體A中的大顆粒雜質去除),并進一步均勻分配到8字形復合紡絲組件中去,為第一組份。
(2)以用量為40%重量份PA6材料(聚酰胺6材料2)切片為第二原料B,進入物料連續干燥塔,制成含水率<150ppm的PA6材料干切片,然后進入第二螺桿擠出機,經過第二螺桿擠出機的熔融擠壓成為可紡絲的PA6材料熔體,第二螺桿擠壓機的熔融擠壓過程沒有3~5段加熱區,各區的加熱溫度為235℃、245℃、250℃、255℃、255℃(五區螺桿),并將該PA6材料熔體輸送到紡絲箱體中,并進一步均勻分配到8字形復合紡絲組件中,為第二組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港保稅區長江塑化有限公司,未經張家港保稅區長江塑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1725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注塑機的注塑閥板罩
- 下一篇:一種克隆類家蠶絲素蛋白重鏈核心區重組基因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