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代替玉米發酵飼料制作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16699.6 | 申請日: | 2012-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041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雷 |
| 主分類號: | A23K1/14 | 分類號: | A23K1/14;A23K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代替 玉米 發酵飼料 制作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代替玉米發酵飼料制作的方法,具體地說是代替玉米的發酵飼料。降低生產成本,靈活使用當地的飼料資源。
背景技術
玉米不僅是“飼料之王”,而且還是糧食作物中用途最廣,可開發產品最多,用量最大的工業原料。以玉米為原料生產淀粉,可得到化學成份最佳,成本最低的產品,附加值超過玉米原值幾十倍,廣泛用于造紙、食品、紡織、醫藥等行業。以玉米淀粉為原料生產的酒精是一種清潔的“綠色”燃料,在21世紀取代傳統燃料而被廣泛使用。玉米成為最緊俏的商品。玉米價格上漲影響養殖業的發展。開發代替玉米的商品有廣闊的市場。減少人畜爭糧,也利于促進養殖業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給人們提供一種成本低廉,效果明顯,綠色、生態、環保,使用方便的一種代替玉米的發酵飼料。
本發明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一種代替玉米發酵飼料作方法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用量為重量份)
次粉5-15????果渣30-50????有益菌液10-15
米糠6-15????菜粕3-8??????棉粕5-15????DDGS?10-15
將上述各原料制成,本發明是一種代替玉米發酵飼料的制作方法為:
(1)按所述比例將次粉、米糠、菜粕、棉粕、DDGS,按比例取上述原料在粉碎機中粉碎,一起放入復式攪拌機中攪拌,80目細粉備用;
(2)按所述比例將果渣、有益菌液,有益菌液:酵母菌、芽孢桿菌等將發酵好的菌液均勻的噴灑在果渣中,邊噴邊攪拌,攪拌完畢,將待發酵料接入袋中,計量精準。把剩余的菌液注入噴霧器中,往每袋裝好的待發酵料表層噴霧300-500ml,扎緊袋口密閉發酵8-12天即成,備用。
(3)按比例取上述兩種原料粉一起放入復式攪拌機中充分攪拌均勻即可。按需重量密封包裝。
本發明基于玉米的營養原理和玉米營養需求與飼養標準、飼料及營養特點、飼料配方設計、飼料加工技術及玉米的研究,從現有配方中,篩選價格低廉,效果明顯的原料組合。本發明是通過長期的原料篩選和反復驗證,精心組合而成,本發明各原料的作用:
選用次粉:
之所以稱做“次粉”是指提供人食用時口感差,并不意味著營養價值低。次粉與小麥麩同是面粉加工副產品,含少量細麩皮、胚芽及面粉,粗纖維含量不超過4%。次粉含賴氨酸、蘇氨酸、色氨酸較高。
選用果渣:
鮮果渣濕度30%左右,其營養物質豐富,礦物質、糖類、氨基酸、維生素等含量高。適口性好,其蛋白含量低,酸度大,粗纖維含量高。
選用有益菌液(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桿菌等):
酵母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30~40%左右)、B族維生素、氨基酸等物質,廣泛用作動物飼料的蛋白質補充物。它能促進動物的生長發育,縮短飼養期,增加肉量和蛋量,改良肉質和提高瘦肉率,改善皮毛的光澤度,并能增強動物的抗病能力。乳酸菌基本上是厭氧菌,單糖和雙糖是其能量來源,可以把六碳糖轉化成乳酸和乙酸等有機酸。如果發酵原料中含有較大比例果渣、玉米漿、糖蜜或甜菜渣等含糖量高的農副產品時,乳酸菌就能順利完成發酵,產生大量有機酸。當飼料原料中含糖很低時,必須添加適量的葡萄糖和蔗糖,發酵才能順利進行。芽孢桿菌能提高動物生產性能是其產生多種消化酶的一個重要體現。
選用米糠:
米糠中富含各種營養素和生理活性物質,粗纖維含量較高。
選用菜粕:
菜粕中含有豐富的賴氨酸,常量和微量元素,其中鈣、硒、鐵、鎂、錳、鋅的含量比豆粕高,磷含量是豆粕的2倍,同時它還含有豐富的含硫氨基酸,這正是豆粕所缺少的,所以它和豆粕合用時可以起平衡和互補作用。
選用脫毒棉粕:
棉粕是棉籽榨油后的副產物。壓榨取油后的稱餅,預榨浸提或直接浸提后的稱粕。粕中脂肪含量低,有效能值低,粗蛋白質含量就高;
選用DDGS:
DDGS的蛋白質含量在26%以上,已成為國內外飼料生產企業廣泛應用的一種新型蛋白飼料原料。
本發明的效果:
本發明原料來源豐富,節約糧食資源,生產方法簡單,質量安全可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生態環保的特點。
本發明從2010年至今對1000多家養殖專業戶及養殖公司對比試用,給予充分證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雷,未經李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1669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