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緩釋微量金屬元素的陶粒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216569.2 | 申請日: | 2012-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447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蘇會東;付丹;周鵬飛;陳天宇;于淼;任萬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8B3/20 | 分類號: | B28B3/20;C04B28/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利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李樞 |
| 地址: | 110159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量 金屬元素 陶粒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緩釋微量金屬元素的陶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藝步驟:
(1)、取0.2-0.4g的NiCl2和0.1-0.2g的CoCl2加2-4ml水溫?70℃的水配制成混合液,與1-2g硅藻土混合充分攪拌,得配料1,備用;
(2)、取粉煤灰70-80g、水泥14-16g、石灰0.3-0.6g、石膏1-3g、珍珠巖2-4g混合磨細后過200目篩,得配料2,備用;
(3)、取1-3g的?Na2SO4、0.8-1.5g?的CaCl2和0.3-1g的Na3PO4,加入29-40ml水溫為70℃的水配制成混合液,得配料3,備用;
將上述步驟2和步驟3制得的配料2和配料3混合后充分攪拌,再加入步驟1制得的配料1充分攪拌,放入壓力機中擠壓成型切割或用手工造粒得到球形顆粒狀生料陶粒,粒徑為4-6mm,60℃烘干1h后、100℃蒸養(yǎng)14h,即得緩釋微量Ni2+或Co2+的生物陶粒。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緩釋微量金屬元素的陶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藝步驟:
(1)、取0.45g的NiCl2、0.16g的?CoCl2,加3ml?水溫70℃的水配制成混合液,與1.42g?硅藻土混合充分攪拌,得配料1,備用;
(2)、取粉煤灰75.12g、水泥15.02g、石灰0.47g、石膏1.88g、珍珠巖2.81g混合磨細后過200目篩,得配料2,備用;
(3)、取1.88g?的Na2SO4、0.93g的CaCl2和0.47g的Na3PO4與30ml水溫為70℃的水配制成的混合液,得配料3,備用;
將上述步驟2和步驟3制得的配料2和配料3混合后充分攪拌,再加入步驟1制得的配料1充分攪拌,放入壓力機中擠壓成型切割或用手工造粒得到球形顆粒狀生料陶粒,粒徑為4-6mm,60℃烘干1h后、100℃蒸養(yǎng)14h,即得緩釋微量Ni2+、Co2+的生物陶粒。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緩釋微量金屬元素的陶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藝步驟:
(1)、取3?g的NiCl2、1g的CoCl2加入15ml水溫70℃的水溶解后與12g的硅藻土充分攪拌混合,得配料1,備用;
(2)、取粉煤灰320g、水泥64g、石灰2g、石膏8g、珍珠巖12g烘干后研磨過200目篩,得配料2,備用;
(3)、取8g的Na2SO4、4g的CaCl2和2g的Na3PO4加入120?ml水溫70℃的水配制成的混合溶液,得配料3,備用;
將上述步驟2和步驟3制得的配料2和配料3混合后充分攪拌,再加入步驟1制得的配料1充分攪拌,放入壓力機中擠壓成型,或用手工造粒得到球形顆粒狀生料陶粒,粒徑為4-6mm,60℃烘干1h后、100℃蒸養(yǎng)14h,即得緩釋微量Ni2+、Co2+的生物陶粒。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緩釋微量金屬元素的陶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藝步驟:
(1)、取0.6g的NiCl2加3ml?水溫70℃的水溶解,與1.4g?硅藻土混合充分攪拌;
(2)、取粉煤灰75g、水泥15g、石灰0.5g、石膏2g、珍珠巖2g混合磨細后過200目篩,得配料2,備用;
(3)、取2g?的Na2SO4、1g的CaCl2和0.5g的Na3PO4與30ml水溫為70℃的水配制成混合液,得配料3,備用;
將上述步驟2和步驟3制得的配料2和配料3混合后充分攪拌,再加入步驟1制得的配料1充分攪拌,放入壓力機中擠壓造?;蛴檬止ぴ炝5玫角蛐晤w粒狀生料陶粒,粒徑為4-6mm,60℃烘干1h后、100℃蒸養(yǎng)14h,即得緩釋微量Ni2+的生物陶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理工大學,未經(jīng)沈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1656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