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衣用紅外線BCF短纖維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16461.3 | 申請日: | 2012-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669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龐振衛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江亞太化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F6/90 | 分類號: | D01F6/90;D01F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228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衣 紅外線 bcf 短纖維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絲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切片生產內衣用紅外線BCF短纖維。?
背景技術
目前服用合成纖維一般有滌綸(聚酯)、錦綸(聚酰胺)、丙綸(聚丙烯)、氨綸(聚氨酯)、腈綸(聚丙烯腈)等。這些纖維具有不同特性,因而也有不同的用途。但是目前一般服用面料,由于其纖維較粗,手感粗糙、柔軟性差、透氣性差、吸水性差、易于起毛起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紡織品的穿著要求也越來越高。
???聚酰胺纖維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工業化生產的合成纖維品種,它是由脂肪族二元酸和二元胺或脂肪族氨基酸經過縮聚反應合成的聚酰胺為原料,再經熔融紡絲所制得的一類合成纖維的總稱。由于在其中都含有酰胺鍵,故統稱為聚酰胺纖維。它屬于雜鏈類合成纖維的一種。其中以聚己內酯酰胺纖維(Nylon6,錦綸6,聚酰胺6)和聚己二酰己二胺纖維(Nylon66,錦綸66,聚酰胺66)的產量最多,應用最廣。錦綸不僅是最早工業化的合成纖維品種,而且它還具有多種優良特性,其具有較高的強度、彈性,而且耐磨耐侯性好,因而身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服裝的多樣性、舒適性、功能性要求也越來越廣泛。纖維細旦化、功能化是差別化纖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聚酰胺纖維紡絲的主要發展趨勢。與常規錦綸相比,差別化錦綸纖維具有更加優異的性能:透氣性、柔順性、舒適性、染色性、功能性等,開發不同種類,新型的、功能性聚酰胺纖維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
發明內容
為了滿足人們對服裝的多樣性、舒適性、功能性要求,不斷開發出新型的功能性聚酰胺纖維,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開發一種內衣用紅外線BCF短纖維。?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達到發明所述的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內衣用紅外線BCF短纖維,其是指以尼龍6切片和添加劑為原料,紡絲-熱拉伸-熱噴氣變形-空氣冷卻-切斷-纖維輸送-成包的BCF短纖維工藝路線,其特征在于:以尼龍6切片的重量為基準,所述的添加劑包括0.5-1.0wt%的聚碳酸酯,0.25-0.50wt%的酚類抗氧劑,0.5-1.0wt%的二氧化鈦微膠囊,0.25-0.5wt%的氧化硅微膠囊,0.25-0.5wt%的氧化鎂微膠囊和?0.?5-1.0wt%分散劑;其中,熱拉伸溫度為120-150℃,熱拉伸速度為1500-2500?m/min,熱空氣溫度為150-230℃,空氣噴射壓力為250-480?KPa,冷卻空氣溫度為15-40℃。
?其中,所述的酚類抗氧劑為烷基化單酚、烷基化多酚或硫代雙酚中的一種。
其中,所述的二氧化鈦、氧化硅或氧化鎂的粒徑為0.01-2?μm。
其中,所述的分散劑為聚乙烯醇。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術效果:①本發明制備得到的BCF短纖維同時添加了紅外吸收和輻射功能的產品,另外審查員結合了微膠囊技術,使得纖維的防紫外性能持久有效。②通過調整相關工藝參數,本發明的工藝適用于制備20D-70D的BCF絲,同時添加消光劑可以制備得到相應的全消光或半消光產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的內容。應當理解,本發明的實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實施例,對本發明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修改和/或改變都將落入本發明保護范圍。?
尼龍6切片:相對粘度2.48±0.02,密度1.14g/cm3,熔點為212-218℃,含水率小于600ppm。?
實施例1?
一種內衣用紅外線BCF短纖維,其是指以尼龍6切片和添加劑為原料,紡絲-熱拉伸-熱噴氣變形-空氣冷卻-切斷-纖維輸送-成包的BCF短纖維工藝路線,其中以尼龍6切片的重量為基準,所述的添加劑包括0.5wt%的聚碳酸酯,?0.50wt%的烷基化單酚,1.0wt%的二氧化鈦微膠囊,0.5wt%的氧化硅微膠囊,0.5wt%的氧化鎂微膠囊和1.0wt%的聚乙烯醇;其中,熱拉伸溫度為120-150℃,熱拉伸速度為1500-2500?m/min,熱空氣溫度為150-230℃,空氣噴射壓力為250-480?KPa,冷卻空氣溫度為15-40℃。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江亞太化紡有限公司,未經吳江亞太化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1646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切削液質量的鑒別方法
- 下一篇:一種儲罐罐底與壁面接觸的直角區域檢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