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景深保持裝置、3D顯示裝置及顯示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16350.2 | 申請日: | 2012-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526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炎順;董友梅;武延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13/04 | 分類號: | H04N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瑩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景深 保持 裝置 顯示裝置 顯示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景深保持裝置、3D顯示裝置及顯示方法。
背景技術
3D顯示已經成為顯示行業的一大趨勢。現在的3D顯示的基本原理就是“視差產生立體”,即,使觀看者的左眼只看到左眼圖,右眼只看到右眼圖,左眼圖和右眼圖是對于某一空間景象的了兩個角度拍攝而得,這二者被稱為立體圖像對。人的大腦就會把這兩幅圖融合起來,從而產生3D效果。
而人眼睛判斷顯示內容的景深的方法可以用圖1來說明。處于觀看者位置處的兩間距為S的圓圈分別代表觀看者左右眼,S為瞳距。顯示屏幕平面所在位置上兩個正方形代表某個物體的左右眼視圖,他們分別被觀看者的右、左眼看到。經過此立體成像,觀看者的大腦就會認為該物體其實位于距離屏幕表面L的位置,距離L就是景深,D是觀看者的觀看距離。所以根據上圖,很容易得到如下公式:
現有的3D顯示器中,對于同一場景,顯示屏幕上立體圖像對的間距是不變的(即M不變),于是當觀看者位置發生變化時(即D變化),其實景深會跟著變化了(即L隨D變化)。如圖2所示(左圖為觀看距離變化前的情況,右圖為觀看距離變化后的情況),S為瞳距,不能變,當M不變時,觀看者觀看距離D變化成D"時,景深L變為了L"。而事實上,為了模擬出更逼真的畫面,希望景深是不變的。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使得在觀看者移動的情況下,保持觀看者看到的3D畫面的景深不變。
(二)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景深保持裝置,包括:3D視頻信號輸入裝置、位置測定裝置、圖像處理裝置及3D視頻信號輸出裝置,所述3D視頻信號輸入裝置、位置測定裝置及3D視頻信號輸出裝置均連接所述圖像處理裝置,
所述3D視頻信號輸入裝置將獲取的3D視頻信號傳輸至所述圖像處理裝置;
所述位置測定裝置將檢測到的觀看者與顯示屏幕的位置信息傳輸至所述圖像處理裝置;
所述圖像處理裝置根據所述位置信息調節3D視頻信號中的左右眼視圖中各物點的間距使景深保持不變,并將調節后的3D視頻信號傳輸至所述3D視頻信號輸出裝置。
其中,所述圖像處理裝置包括:
左右眼視圖調節模塊,根據所述位置信息調節3D視頻信號中的左右眼視圖中各物點的間距使景深相對同一觀看者保持不變,將調節后的左右眼視圖傳輸至3D視頻信號生成模塊;
3D視頻信號生成模塊,根據調節后的左右眼視圖生成新的3D視頻信號,并將新的3D視頻信號傳輸至所述3D視頻信號輸出裝置。
其中,所述圖像處理裝置還包括:左右眼視圖提取模塊,所述左右眼視圖提取模塊接收所述3D視頻信號,并將從所述3D視頻信號提取的左右眼視圖傳輸至左右眼視圖調節模塊。
其中,所述左右眼視圖提取模塊包括:
采樣子模塊,采集所述3D視頻信號中的一幀數據,并將所述一幀數據發送至拆分子模塊;
拆分子模塊,將從所述一幀數據中拆分出的左右眼視圖傳輸至所述左右眼視圖調節模塊。
其中,還包括:景深獲取裝置和景深存儲器,所述景深獲取裝置連接所述位置測定裝置、所述圖像處理裝置和景深存儲器,所述景深存儲器連接所述圖像處理裝置,
所述景深獲取裝置接收所述位置測定裝置檢測得到的觀看者的初始位置信息和接收所述圖像處理裝置發送的3D視頻信號中的左右眼視圖中各物點的初始間距,并計算所述景深,將所述景深發送至景深存儲器存儲。
其中,還包括:景深獲取裝置和景深存儲器,所述景深獲取裝置連接所述景深存儲器,所述景深存儲器連接所述圖像處理裝置,所述景深獲取裝置將接收到的初始景深值發送至所述景深存儲器存儲。
其中,所述位置測定裝置包括:攝像頭、紅外感應器或手動輸入位置信息的裝置。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3D顯示裝置,包括:顯示裝置及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景深保持裝置,所述景深保持裝置的3D視頻信號輸出裝置連接所述顯示裝置,將所述調節后的3D視頻信號傳輸至所述顯示裝置顯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1635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