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Turbo碼編碼方法與編碼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16116.X | 申請日: | 2012-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694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廖曉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M13/29 | 分類號: | H03M13/29;H03M13/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遠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趙百令;劉大玲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turbo 編碼 方法 編碼器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Turbo碼編碼方法與編碼器。?
背景技術
無線通信相對有線通信而言,其數據傳輸的帶寬資源有限,且傳輸信道環境較為惡劣。為提高數據傳輸效率,數據傳輸時通常需要對信道內的數據流進行編碼,以降低誤碼率,進而增強信道可靠性。Turbo碼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提出的一種重要的新型無線信道編碼方式,該編碼不僅在信道信噪比較低的高噪聲環境下性能優越,而且還具有較強的抗衰落、抗干擾的能力。基于這些獨特的優點,Turbo碼日益成為無線通信技術領域研究的熱門課題。?
現有技術中,Turbo碼的編碼實現通常包括兩種方式:一是采用DSP(Digital?Signal?Processing數字信號處理)進行串行編碼,二是采用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進行并行編碼。雖然并行編碼處理速率比串行處理快,但其輸入輸出速率必須對稱,才能保證Turbo碼編碼的正常實現。參見圖1,該圖示出了LTE(Long?Term?Evolution,長期項目演進)系統內實現Turbo碼編碼的現有編碼器。該圖中ck表示上游模塊輸入到Turbo碼編碼器的輸入碼流,c’k表示ck經過Turbo碼編碼器內的交織器后的碼流,xk表示Turbo碼編碼器輸出的系統碼流,zk和z’k分別表示Turbo碼編碼器輸出的第一校驗碼和第二校驗碼。該編碼器編碼過程中,其上游模塊向編碼器的輸入速率與編碼器向下游模塊的輸出速率必須對稱,即ck與xk、zk和z’k的數據位數必須保持一致,比如輸入碼流為4bit,輸出碼流也為4bit,否則,將無能實現Turbo碼的正常編碼。?
然而,由于各種原因,編碼器的上下游模塊對編碼器數據速率的要求存?在差別,即出現編碼器輸入與輸出速率不對稱的現象。這種情形下,現有編碼器將無法實現Turbo碼編碼。?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不能實現非對稱速率情況下的Turbo碼編碼的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Turbo碼編碼方法與編碼器,以實現編碼器的上下游模塊不對稱速率情況下的Turbo碼編碼。?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Turbo碼編碼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表征待編碼塊大小的第一參數;?
根據第一參數、第二參數和第三參數計算交織地址,所述第二參數、第三參數為與第一參數具有對應關系的預置參數;?
根據所述交織地址讀取緩存的待編碼塊的數據;?
將順序讀取的緩存的待編碼塊的數據和根據交織地址讀取的待編碼塊的數據進行遞歸系統卷積編碼后輸出。?
優選地,在接收到第一參數后觸發待編碼塊的數據緩存操作。?
進一步優選地,在待編碼塊的數據緩存完畢后觸發交織地址計算操作。?
優選地,所述根據第一參數、第二參數和第三參數計算交織地址具體包括:?
獲取遞推初始值;?
按照下式計算交織后的第i個數據和交織前第∏(i+m)個數據的遞推關系:?
∏(i+m)=mod((∏(i)+mod((mf1+m2f2),K)+mod(2mi·f2,K)),K)?
式中:i的取值范圍為0到(K-1),m為并行處理的數據個數,∏(0)為獲取的遞推初始值,K為表征待編碼塊大小的第一參數,f1為第二參數,f2為第二參數;?
根據上述遞推關系確定交織地址。?
進一步優選地,對遞推關系中的mod((mf1+m2f2),K)的數值進行存儲。?
優選地,所述緩存待編碼塊的數據速率與經過遞歸系統卷積編碼后的數?據輸出速率滿足如下關系:?
經遞歸系統卷積編碼后的數據輸出速率與緩存待編碼塊的數據速率之比為2的整數次方。?
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Turbo編碼器。該編碼器包括:接收單元、交織單元、讀取單元和編碼單元,以及用于緩存待編碼塊數據的緩存單元,其中:?
所述接收單元,用于接收表征待編碼塊大小的第一參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1611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串聯蝸輪蝸桿直線推拉機構
- 下一篇:一種綜放工作面提前回收頂煤的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