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截齒齒靴的鍛造方法及正擠模具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14380.X | 申請日: | 2012-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290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黃榮;龔衛紅;朱亞萍;袁永軍;季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理研精密鍛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B21J5/08;B21C23/00;B21C25/02 |
| 代理公司: | 無錫互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王愛偉 |
| 地址: | 2241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截齒齒靴 鍛造 方法 模具 | ||
1.一種截齒齒靴的鍛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料,鐓粗,反擠,鉆孔,正擠,成形和取長,
所述反擠是對下料、鐓粗后的毛坯進行反擠壓以形成具有桶狀內孔的圓柱體坯料;
所述鉆孔是沿所述坯料的內孔方向對桶底進行切削加工鉆孔,以形成具有通透內孔的圓柱體坯料;
所述正擠是將所述具有通透內孔的圓柱體坯料放入正擠模具中進行擠壓,以形成具有直徑大小不一的兩個中空圓柱體以及它們之間的過渡段的鍛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鉆孔工序得到的具有通透內孔的圓柱體坯料的孔口預留斜度,所述斜度為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形工序后,所述取長工序之前還包括控溫冷卻工序。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進行正擠工序的正擠模具包括上沖頭組件,形成下模腔的下模和自下模腔向上延伸的退料器,
所述上沖頭組件包括芯棒沖頭和套設于芯棒沖頭外圍的沖頭導向套,所述芯棒沖頭延伸出所述沖頭導向套預定長度,所述芯棒沖頭和所述沖頭導向套配合成一個組合上沖頭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沖頭延伸出所述沖頭導向套的預定長度為坯料長度的2.5-3倍。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擠工序包括:
將所述具有通透內孔的圓柱體坯料放入下模腔中;
所述上沖頭組件向下運動,芯棒沖頭先進入坯料的內孔中,校正坯料位置;
沖頭導向套向下運動與坯料接觸并擠壓坯料,進行正擠;
當正擠完成時,芯棒沖頭的末端超出正擠工序得到鍛坯的下端孔口,并與下模底部的退料器中的頂料桿之間有2-4mm的間隙。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擠工序得到的產品的反擠孔徑與正擠工序得到的產品的孔徑孔徑的大小關系為:0<反擠孔徑-正擠孔徑≤0.1mm。
8.一種正擠模具,其特征在于,其用于對下料,墩粗,反擠,鉆孔工序得到的具有通透內孔的圓柱體坯料進行正擠壓,以形成具有直徑大小不一的兩個中空圓柱體以及它們之間過渡段的鍛坯,所述正擠模具包括上沖頭組件,形成下模腔的下模和自下模腔向上延伸的退料器,
所述上沖頭組件包括芯棒沖頭和套設于芯棒沖頭外圍的沖頭導向套,所述芯棒沖頭延伸出所述沖頭導向套預定長度,所述芯棒沖頭和所述沖頭導向套配合成一個組合上沖頭結構,所述芯棒沖頭延伸出所述沖頭導向套的預定長度為坯料長度的2.5-3倍。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正擠模具,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正擠模具執行正擠工序包括:
將所述具有通透內孔的圓柱體坯料放入下模腔中;
所述上沖頭組件向下運動,芯棒沖頭先進入坯料的內孔中,進行校正坯料位置;
沖頭導向套進入下模腔預定距離后與坯料接觸并擠壓坯料,進行正擠;
當正擠完成時,芯棒沖頭的末端超出正擠工序得到鍛坯的下端孔口,并與下模底部的退料器中的頂料桿之間有2-4mm的間隙。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正擠模具,其特征在于,反擠工序得到的產品的反擠孔徑與正擠工序得到的產品的正擠孔徑的大小關系為:0<反擠孔徑-正擠孔徑≤0.1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理研精密鍛造有限公司,未經鹽城理研精密鍛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1438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