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氣液增壓壓力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13390.1 | 申請日: | 2012-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894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明娣;鐘康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B30B1/32 | 分類號: | B30B1/32;B30B15/16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鋒;陸金星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增壓 壓力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氣液增壓壓力機,屬于壓力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氣液增壓壓力機是一種常見的壓力機,其通常使用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利用氣液增壓缸,將壓縮氣體的壓力提升數十倍并輸出壓力;這種壓力機的優點主要是安全性高,體積小,一般為臺式,氣液增壓機的壓力行程比普通沖床要大,同時能實現保壓功能,更主要的是氣液增壓機的功耗低,氣液增壓機的優點還在于氣液增壓機是免維護型的,沒有易損件,在使用過程中無任何污染,因而在金屬的拉伸和成形工藝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目前的氣液增壓壓力機通常采用氣缸推動液壓缸同軸活塞,經過面積變換,利用輸出液壓缸活塞桿實現沖壓成形。但是在工程領域,氣壓傳動的系統壓力一般在????????????????????????????????????????????????~的范圍內;如此低的系統工作壓力,在一些要求輸出力較大的場合,往往會造成氣缸直徑及整個裝置的體積和質量很大。
另一方面,氣動肌腱是一種功率-重量比高,能提供雙向拉力的柔性執行元件。與常規氣缸相比,氣動肌腱不僅重量輕、慣性小,而且能夠產生相當于同缸徑氣缸約10倍的初始拉伸力,耗氣量卻僅約為普通氣缸的40%。此外,由于不存在相對運動部件及易損件,因而抗粉塵污染能力強,自身不會產生泄漏現象,也不會像氣缸活塞運動那樣因摩擦運動產生較大能量損失。由于上述優越的技術性能,氣動肌腱在近年來受到了較多關注。
但是,目前人們對氣動肌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內部力作用機制的建模與計算方面,雖然也有研究者將其應用于機械增力、彈簧復位的壓力機中,但是該壓力機不具備快速空行程和大輸出力工作行程的特點,而且結構復雜、柔性低,適應性差。而對于這種新型氣動執行元件在氣液增壓壓力機技術領域的應用創新,則幾乎未有涉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氣液增壓壓力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氣液增壓壓力機,包括第一氣動肌腱、第一增壓缸、第二氣動肌腱、第二增壓缸、第一三位四通閥、第二三位四通閥、兩位四通閥和氣液缸;
所述第一氣動肌腱與第一增壓缸的活塞桿連接;所述第二氣動肌腱與第二增壓缸的活塞桿連接;
氣源通過兩位四通閥與氣液缸的儲氣腔連通;氣源通過兩位四通閥、第一三位四通閥與第一氣動肌腱和第二氣動肌腱連通;
第一增壓缸、第二增壓缸通過第二三位四通閥與所述氣液缸的儲液腔連通。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氣動肌腱為1個氣動肌腱或2個及以上的氣動肌腱并聯的氣動肌腱組合體。即第一氣動肌腱可以是1個單獨的氣動肌腱;也可以是2個或2個以上的氣動肌腱并聯的氣動肌腱組合體。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二氣動肌腱為1個氣動肌腱或2個及以上的氣動肌腱并聯的氣動肌腱組合體。即第一氣動肌腱可以是1個單獨的氣動肌腱;也可以是2個或2個以上的氣動肌腱并聯的氣動肌腱組合體。
優選的,第一氣動肌腱的大小選擇應該比第二氣動肌腱大。
正常情況下,第一氣動肌腱和第二氣動肌腱都采用1個氣動肌腱,但是由于氣動肌腱行程較短,因此當壓力機需要更大的行程時,可采用2個及以上氣動肌腱并聯的氣動肌腱組合體。
與之相應的另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氣液增壓壓力機,包括氣動肌腱、增壓缸、兩位四通閥和氣液缸;
所述氣動肌腱與增壓缸的活塞桿連接;
氣源通過兩位四通閥分別與氣動肌腱和氣液缸的儲氣腔連通;
增壓缸與所述氣液缸的儲液腔連通。
上述結構是針對被沖壓件所需要的沖壓行程較短的情況,此時只需要布置1個氣動肌腱,就可完成工件的沖壓動作,該裝備更簡單經濟。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氣動肌腱為1個氣動肌腱或2個及以上的氣動肌腱并聯的氣動肌腱組合體。
本發明的氣液增壓壓力機不僅具有普通氣液增壓壓力的特點,如具有運行平穩、速度快、無噪音、加工質量高、輸出力大等優點,同時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如體積小、質量輕、行程切換可控、防塵抗污等優點,可適用于無線電行業、電器制造業、汽車零部件制造業、儀器、儀表等行業的薄壁件沖孔、彎曲,實心、空心鉚釘的鉚合,金屬體間或者金屬體與非金屬體的裝配、壓入、鉚接、彎曲、縮口和校平等工藝,同時也可以對各種元件進行分裝或組裝;也可適用于條件惡劣的礦山、野外等作業場合。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未經蘇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1339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姿態人臉識別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改善架空輸電線路中絕緣子電位分布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