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13138.0 | 申請日: | 2012-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822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田愛軍;張興文;何智暉;陳娜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蘭州海紅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13/00 | 分類號: | 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宋敏 |
| 地址: | 730000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站 智能 交流 配電 防雷 支路 能耗 監測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基站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基站動環監控系統對交流電源的監控,還基本停留在總電流、電壓的監控層次;對交流電源的集中監控,沒有做到全方位監控,而且忽視了基站發電業務的考核,不能提供交流負載能耗數據。因此,造成了許多業務考核的不便,而且故障的定位不太準確,造成了管理的不便,沒有完全體現或發揮動環監控對交流電源及設備的作用。?
目前要做到對交流動力的全方位監控,通過傳統的監控裝置、儀器儀表等非常復雜繁瑣;需要大量的儀器儀表(如:電度表、多功能電力儀表等),并要求具有接入動環監控的智能通信接口。因此,采用傳統方式成本高、功能不全、穩定性差,而且安裝、施工、調試、維護極為不便。?
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成本高、功能少、穩定性差與使用不方便等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以實現成本低、功能多、穩定性好與使用方便的優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包括主控顯示單元,以及并行設置、且分別通過通信總線與所述主控顯示單元連接的交流配電綜合監測單元、支路開關狀態擴展單元及多路全電量測量單元。?
進一步地,所述主控顯示單元,包括第一單片機,以及分別與所述第一單片機連接的人機交互模塊、告警輸出模塊、通信模塊、及與通信總線連接的第一通信接口。?
進一步地,所述人機交互模塊,主要包括分別與第一單片機連接的液晶顯示屏及人機指示按鍵。?
進一步地,所述液晶顯示屏,包括型號為LCM19264的人機LCD。?
進一步地,所述交流配電綜合監測單元,包括第二單片機,分別與所述第二單片機連接的綜合監測模塊、總計量模塊、16支路開關狀態監測模塊、及與通信總線連接的第二通信接口,以及與所述總計量模塊連接的電參數測量模塊。?
進一步地,所述綜合監測模塊,包括并行設置、且分別與所述第二單片機連接的防雷狀態監測模塊、市電供電監測模塊及油機供電監測模塊。?
進一步地,所述支路狀態擴展單元,包括第三單片機,以及分別與所述第三單片機連接的16支路狀態監測模塊、及與通信總線連接的第三通信接口。?
進一步地,所述多路全電量測量單元,包括第四單片機,以及分別與所述第四單片機連接的多個測量支路、及與通信總線連接的第四通信接口。?
進一步地,所述多個測量支路并行設置,每個測量支路包括依次連接至第四單片機的電參數測量模塊及計量模塊。?
進一步地,所述通信總線,包括RS485總線和/或RS422總線和/或RS232總線和/或以太網總線;?
所述第一至四通信接口,包括RS485通信接口和/或RS422通信接口和/或RS232通信接口和/或以太網通信接口。?
本發明各實施例的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由于包括主控顯示單元,以及并行設置、且分別通過通信總線與主控顯示單元連接的交流配電綜合監測單元、支路開關狀態擴展單元及多路全電量測量單元;可以為基站的動環監控系統提供交流配電設備運行狀態及數據、防雷設備的運行狀態、交流負載設備的用電情況、以及市電與油機發電情況,方便用戶全面了解掌握基站交流電源及負載設備運行情況,方便運營商對發電業務的管理考核,并為基站能耗管理、節能減排提供全面可靠的分析數據;從而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成本高、功能少、穩定性差與使用不方便的缺陷,以實現成本低、功能多、穩定性好與使用方便的優點。?
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發明而了解。?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為根據本發明基站智能交流配電防雷與支路能耗監測系統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蘭州海紅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蘭州海紅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131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