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牙頜運動軌跡記錄裝置及牙頜關系轉移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10402.5 | 申請日: | 2012-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159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科;曾東;劉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C19/045 | 分類號: | A61C19/045;A61C19/05 |
| 代理公司: | 電子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周永宏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運動 軌跡 記錄 裝置 關系 轉移 方法 | ||
1.一種牙頜運動軌跡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無線傳輸單元、處理器單元、脈沖發生單元、超聲換能發送單元、超聲換能接收單元、上頜頭架、信號預處理單元、計時電路單元和主控計算機,其中,
所述超聲換能發送單元和超聲換能接收單元位于下頜夾板上并組成一個超聲換能器,處理器單元通過控制脈沖發生單元以一定頻率發生脈沖用于驅動下頜夾板上的超聲換能發送單元工作并發送超聲波信號;經上頜頭架后反射回的超聲波信號被下頜夾板上的超聲換能接收單元接收并產生電信號;產生的電信號進過信號預處理單元產生計時電路可以識別的信號,計時電路產生的時間差信號被處理器單元接收,所述時間差信號用于計算下頜夾板、上頜頭架之間的距離;與處理器單元連接的無線傳輸單元將距離信息傳輸給主控計算機,主控計算機根據接收到的無線傳輸單元的傳輸的數據重構出運動軌跡進而獲取架參數、轉移頜位關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牙頜運動軌跡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處理器單元包括隔直濾波子單元、一級放大子單元和二級增益可調子單元,所述隔直濾波子單元、一級放大子單元和二級增益可調子單元依次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牙頜運動軌跡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頜頭架具體為弓形上頜頭架。
4.一種牙頜關系轉移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數字牙頜重現:對頭部骨骼和上下牙頜進行三維掃描,獲取上下牙頜的三維數據和頭部骨骼的三維數據,利用獲取的三維數據重建并融合形成完整的三維牙頜;
S2.獲取人體的多個牙頜運動軌跡,從獲取的多個牙頜運動軌跡中提取最佳的咬合軌跡;
S3.用步驟S2得到最佳的咬合軌跡驅動步驟S1得到的完整的三維牙頜,模擬真實的下頜相對上頜的運動,進而完成牙頜關系的轉移。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牙頜關系轉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具體采用采用基于距離加權的k-近鄰算法的機器自學習方法提取最佳的咬合軌跡。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牙頜關系轉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距離加權的k-近鄰算法的機器自學習方法具體過程如下:
S21.將標準的人體牙頜運動軌跡數據庫作為樣本庫;
S22.提取樣本庫及步驟S2獲取的每個牙頜運動軌跡的運動特征點,從提取的運動特征點中選取若干個點組成一個點集來表征該運動軌跡;
S23.對表征運動軌跡的點集進行歸一化處理,將S2獲取的每個牙頜運動軌跡對應的點集與樣本庫中每個牙頜運動軌跡對應的點集統一到同一坐標系中;
S24.采用基于局部加權的k-近鄰算法對待測運動軌跡點集進行分類,得到分類結果并保存;
S25.將分類結果作為樣本庫中的運動軌跡點集形成新的樣本庫,重復步驟S23至S24;當所有的牙頜軌跡在經過學習以后,則終止學習過程,并提取保存的所有分類結果;
S26.將分類結果的進行擬合形成超平面,得到最佳的咬合軌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1040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主成份分析的壓縮感知方法
- 下一篇:靶核酸的自折疊擴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