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手持設備及其控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09954.4 | 申請日: | 2012-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171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智鈞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21/422 | 分類號: | H04N21/422;H04N21/43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持 設備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持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控制視頻設備播放效果的手持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的視頻設備,例如,電視機、顯示器,其播放的影音效果在周圍環境條件變化時會受到影響。通常情況下,使用者一般采用手動的方式對視頻設備中的圖像和聲音控制參數逐步進行調整以獲得較佳的影音效果。然而,此種方式操作比較麻煩。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簡便控制視頻設備播放效果的手持設備。
此外,還有必要提供一種簡便控制視頻設備播放效果的控制方法。
一種手持設備用于控制視頻設備的播放效果。該視頻設備用于顯示畫面。所述手持設備包括攝像單元、圖像分析單元和通訊單元。所述攝像單元用于攝取圖像,所述圖像包括視頻設備的顯示畫面與視頻設備周圍的背景畫面。所述圖像分析單元用于分析出背景畫面和顯示畫面的差異,并根據該差異產生圖像補償信號。所述通訊模組用于將所述圖像補償信號發送給所述視頻設備以對所述視頻設備的顯示畫面進行調整。
一種用于控制視頻設備播放效果的控制方法,所述視頻設備用于顯示畫面。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攝取圖像,該圖像包括視頻設備的顯示畫面和視頻設備周圍的背景畫面;
分析出背景畫面和視頻顯示畫面之間的差異;
根據該差異產生圖像補償信號;
發送圖像補償信號給所述視頻設備以對所述視頻設備的顯畫面進行調整。
上述手持設備和控制方法,能夠根據周圍噪音和電視周圍的背景自動調整至較佳的圖像效果和聲音效果,而無需用戶逐步操作來完成,比較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一較佳實施方式視頻系統的示意圖。
圖2為一較佳實施方式視頻系統的功能模塊圖。
圖3為圖1所示的視頻系統拍攝的圖像示意圖。
圖4為一較佳實施方式視頻系統調整圖像的控制方法流程圖。
圖5為一較佳實施方式視頻系統調整聲音的控制方法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視頻系統?100
視頻設備?10
手持設備?20
指令產生單元?21
通訊單元?22
圖像采集單元?23
圖像分析單元?24
音頻采集單元?25
音頻分析單元?26
通訊單元?11
指令解析單元?12
音頻處理單元?13
圖像處理單元?14
預定的成像區域?230
圖像控制方法步驟?S401-S409
聲音控制方法步驟?S501-S507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看圖1,視頻系統100包括視頻設備10以及用于控制視頻設備10的手持設備20。手持設備20可以為遙控器、手機、個人數字助理、平板電腦等。手持設備20和視頻設備10之間進行無線連接,例如,WIFI、藍牙連接或者紅外連接。視頻設備10可以為電視機、顯示器等。在本實施方式中,視頻設備10可以顯示畫面和輸出聲音。視頻設備10和手持設備20使用WIFI連接。
如圖2所示,手持設備20包括指令產生單元21、通訊單元22、圖像采集單元23、圖像分析單元24、音頻采集單元25以及音頻分析單元26。
指令產生單元21用于響應用戶操作產生連接指令。
通訊單元22用于響應該連接指令與視頻設備10建立無線連接,并當與視頻設備10建立無線連接后,產生啟動指令。
圖像采集單元23用于響應該啟動指令開啟。圖像采集單元23包括預定的成像區域。圖像采集單元23用于攝取圖像,該圖像包括視頻設備10的顯示畫面和視頻設備10周圍的背景畫面。視頻設備10的顯示畫面成像于預定的成像區域230內,背景畫面成像于預定成像區域外(如圖3所示)。
圖像分析單元24用于分析出視頻設備10的顯示畫面和背景畫面之間的差異,根據該差異產生圖像補償信號,并通過通訊單元22發送給視頻設備10。具體地,圖像分析單元24將預定成像區域內的畫面與預定成像區域外的畫面進行比較從而獲得視頻設備10的顯示畫面和背景畫面之間的色彩差異。該色彩差異可以為色溫差異和亮度差異中的其中一者。
音頻采集單元25用于響應該啟動指令開啟,用于采集周圍環境噪音。音頻采集單元25為麥克風。
音頻分析單元26用于根據周圍環境噪音產生音頻補償信號,并通過通訊單元22發送給視頻設備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995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