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ACK/NACK信息的傳輸方法、設備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09524.2 | 申請日: | 2012-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164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高雪娟;林亞男;沈祖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L1/16 | 分類號: | H04L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劉松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ack nack 信息 傳輸 方法 設備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ACK/NACK信息的傳輸方法、設備及系統。
背景技術
在LTE(Long?Term?Evolution,長期演進)系統中,一個無線幀長為10ms,包含10個子幀,每個子幀長為1ms。對于每個TDD(Time?Division?Duplex,時分雙工)的無線幀,定義了7種TDD上/下行配置,如表1所示。表1中D代表下行子幀,U代表上行子幀,S代表TDD系統的特殊子幀,其中,特殊子幀由DwPTS(Downlink?Pilot?Time?Slot,下行導頻時隙)、GP(Guard?Period,保護時間)和UpPTS(Uplink?Pilot?Time?Slot,上行導頻時隙)三部分組成。
表1
CA(Carrier?Aggregation,載波聚合)系統是一種將多個載波資源聚合起來使用的系統。在LTE-A(Long?Term?Evolution?Advanced,增強長期演進)系統中,其系統峰值速率相比于LTE系統有巨大的提高,要求達到下行1Gbps,上行500Mbps。因此,LTE-A系統需要擴展用戶設備(User?Equipment,UE)的可用帶寬,將多個連續或不連續的載波聚合在一起,同時為UE服務,如圖1所示。這些聚合在一起的載波稱為成員載波(Component?Carrier,CC),每個小區(Cell)都可以是一個成員載波;為了保證與LTE系統的后向兼容性,每個成員載波不超過20MHz。
根據聚合載波所處的頻帶,可分為同頻帶(Intra-band)載波聚合和跨頻帶(Inter-band)載波聚合。在版本11(Release-11,Rel-11)及后續版本中,載波聚合系統中的UE可與其它系統共享或者使用相鄰的頻帶。如圖2所示,UE聚合了三個載波,其中,載波1和載波2位于頻帶1(Band?1),載波3位于Band?2,為了避免相鄰TDD系統的上/下行交叉干擾,UE在載波1和載波2應與3G/LTE?TDD系統的Band?A使用相同的TDD上/下行配置,在載波3應與3G/LTE?TDD系統的Band?B使用相同的TDD上/下行配置。當Band?A和Band?B的LTE系統使用了不同的TDD上/下行配置時,載波1、2與載波3的TDD上/下行配置也就不相同,即UE聚合了不同TDD上/下行配置的載波。
LTE-A?UE需要在同一個上行子幀內反饋多個下行載波及下行子幀的肯定確認/否定確認(ACK/NACK,Acknowledgment/Non-Acknowledgment)信息。將通過同一個上行子幀中進行ACK/NACK反饋的子幀數定義為M,對于不同的上行子幀和不同的TDD上/下行配置,M的取值不同。在上行子幀n中進行ACK/NACK反饋的子幀集合是由子幀編號為(n-k)的下行子幀構成,其中,k為該上行子幀n對應的子幀索引集合K={k0,k1,…kM-1}中的一個元素,如表2所示,該子幀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下行子幀,也可以是特殊子幀。
表2
表2只以一個無線幀為例給出了上行子幀與索引集合K之間的對應關系,其中n-k<0表示前一個無線幀中的子幀。
LTE-A系統支持ACK/NACK信息在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傳輸,采用打孔方式,按照先時域后頻域,從低頻到高頻的順序映射在PUSCH的RS(Reference?Signal,導頻)符號兩側的四個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單載波頻分多址)符號上,如圖3所示,其中,ACK/NACK信息在PUSCH上占用的資源大小是根據ACK/NACK信息的比特數和ACK/NACK資源偏移量參數確定的,所謂的資源偏移量是指ACK/NACK信息所占用的RE(Resource?Element,資源單元)相對于上行數據所占用的RE的調整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未經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952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