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汗證的浮小麥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09380.0 | 申請日: | 2012-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163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慧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慧婷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4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3120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浮小麥 中藥 制劑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汗證的浮小麥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汗證與生理性出汗不同,人體為適應外界環境自身調節體溫而汗出,為正常的生理現象,如天氣炎熱、穿衣過厚、渴飲熱湯、情緒激動、運動等出汗。若人體患病時,或在正常生活工作中,汗液異常外泄并伴有或不伴有其他癥狀的,則為病理性出汗,臨床上由于多種慢性重病患者體質虛弱,神經及免疫功能失調,或者使用解熱鎮痛、抗生素、激素以及解表發汗中藥后,出現體虛多汗癥,多汗使患者弱不禁風,極易感受外邪而致病,惡性循環導致抗病力低下,影響了患者的康復及其病情的發展轉歸,在病情穩定期給予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藥物治療,保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以達到體內“陰平陽秘”,防止感染加重和復發,是臨床上極其重要、不可忽視的防治措施。現代醫學認為,汗腺的泌汗功能由植物神經調節,汗腺的功能受交感神經控制,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時,汗腺的泌汗功能旺盛而出現多汗,自汗是植物神經功能失調造成,反復感染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中醫藥在調節臟腑陰陽氣血,增強免疫功能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采用中醫中藥的手段來調節汗證,是一極待開發的渠道,治療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具有配伍完善,無毒副作用,療效可靠的治療汗證的浮小麥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治療汗證的浮小麥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成:
浮小麥200-400份、附子50-150份、肉桂80-280份、白芍120-360份、五味子80-280份。
所述的治療汗證的浮小麥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成:
浮小麥300份、附子100份、肉桂180份、白芍240份、五味子180份。
所述的治療汗證的浮小麥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制備方法為:
按比例稱取上述中藥原料浮小麥300份、附子100份、肉桂180份、白芍240份、五味子180份,清洗晾干,粉碎成顆粒,加水浸泡1.5小時,然后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原料藥8倍量的水,武火煎沸后,再文火煎煮1-2小時,取煎液、濾過,第二次加原料藥6倍量的水,煎煮0.5-1.5小時,取兩次煎液,濾過,熱封袋中,每袋180ml,高溫滅菌,包裝即得。
用法與用量:口服本發明中藥制劑,每次180ml,每日2次,飯后半小時,1周為1個療程。
本發明原料藥的藥理作用如下,浮小麥:甘、涼,歸心經,斂汗,益氣,除熱;附子:大熱,味辛、味甘、有毒,入心經、腎經、脾經,回陽救逆、助陽補火、散寒止痛;肉桂:辛、甘、熱,歸腎、脾、心、肝經,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通經脈;白芍:苦、酸,微寒,歸肝、脾經,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五味子:溫、味酸,入肺經、腎經、心經,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寧心安神、上能止咳斂汗、下能澀腸固精;諸藥共奏調和營衛之功,本發明的中藥制劑對營衛不和型自汗癥患者有顯著治療效果,可迅速緩解汗出惡風,周身酸楚,時寒時熱,或半身、某局部出汗的癥狀,本制劑無毒副作用,治療效果顯著,從根本上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l:
中藥原料:浮小麥300份、附子100份、肉桂180份、白芍240份、五味子180份。
制備方法:按比例稱取上述中藥原料浮小麥300份、附子100份、肉桂180份、白芍240份、五味子180份,清洗晾干,粉碎成顆粒,加水浸泡1.5小時,然后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原料藥8倍量的水,武火煎沸后,再文火煎煮1-2小時,取煎液、濾過,第二次加原料藥6倍量的水,煎煮0.5-1.5小時,取兩次煎液,濾過,熱封袋中,每袋180ml,高溫滅菌,包裝即得。
實施例2
中藥原料:浮小麥400份、附子150份、肉桂280份、白芍360份、五味子280份。
制備方法:按比例稱取上述中藥原料浮小麥400份、附子150份、肉桂280份、白芍360份、五味子280份,清洗晾干,粉碎成顆粒,加水浸泡1.5小時,然后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原料藥8倍量的水,武火煎沸后,再文火煎煮1-2小時,取煎液、濾過,第二次加原料藥6倍量的水,煎煮0.5-1.5小時,取兩次煎液,濾過,熱封袋中,每袋180ml,高溫滅菌,包裝即得。
實施例3:
中藥原料:浮小麥200份、附子50份、肉桂80份、白芍120份、五味子80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慧婷,未經陳慧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93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物料干燥方法及其干燥系統
- 下一篇:蒽橋聯的四齒咪唑鹽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