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快速俯視行人的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08246.9 | 申請日: | 2012-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998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唐春暉;張仁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62 | 分類號: | G06K9/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45 | 代理人: | 寧芝華 |
| 地址: | 20009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快速 俯視 行人 檢測 方法 | ||
1.一種快速俯視行人的檢測方法,通過頭頂上方的單目攝像頭拍攝俯視行人的圖像或視頻,利用行人頭部的幾何特點,結合頭部顏色均勻的特征,設定多級級聯的分類器結構;將框定頭部的矩形框區域設置為分類器的輸出目標;利用“積分圖”計算各分類器矩形子塊的灰度累加值,根據對應的特征,計算各分類器矩形框內部矩形子塊累加值的偏差,進行判斷、篩選;用設定了大小的矩形窗口遍歷整張圖像,對整張圖像各個框定區域依次、循環計算各分類器要求的矩形子塊灰度累加值和偏差,在檢區域一旦不符合分類器某級要求就立刻被拋棄,繼續重新處理后續待檢區域,從而快速捕捉俯視行人的頭像信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俯視行人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級級聯的分類器結構的設定以及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A)分類器Ⅰ:頭部矩形框視為左右對稱結構,將矩形窗口框定的區域按左、右均分為二,成兩個矩形子塊,利用“積分圖”分別計算左、右兩個矩形子塊的灰度累加值,再利用公式(3)計算左、右兩個矩形區域中的灰度值偏差,偏差e的計算式如下:
式中,RecSum(l)、RecSum(r)分別表示左、右兩個矩形塊內所有像素的灰度值之和;
e偏差值允許范圍在0.005~0.2,如果計算所得偏差滿足設定值要求就進入步驟B),否則移動矩形窗口進入步驟A);
B)分類器Ⅱ:將頭部矩形框分為左、中、右結構,將矩形窗口框定的區域從左至右分成均等的三塊,其中從左至右三塊的像素點灰度累加值分別為:RecSum(2)、RecSum(l)、RecSum(3);根據人頭的橢圓或者近似圓形的特點,如果中間矩形區域內像素點的灰度累加值Recsum(1)分別大于左邊的RecSum(2)和右邊像素點的灰度累加值RecSum(3),則進入步驟C),否則移動矩形窗口進入步驟A);
C)分類器Ⅲ:將頭部矩形框視為上、下相等,將矩形窗口框定的區域按上、下均分為二,成兩個矩形子塊,利用“積分圖”分別計算上、下兩個矩形子塊的灰度累加值,利用公式(3)計算上、下兩個矩形區域中的灰度值偏差,其中:RecSum(t)、RecSum(b)分別表示上、下兩個矩形子塊內所有像素的灰度值之和;
e偏差值允許范圍在0.005~0.2,如果計算所得偏差滿足設定值要求就進入步驟D),否則移動矩形窗口進入步驟A);
D)分類器Ⅳ:利用“積分圖”計算頭部原始圖像矩形區的中心部分區域30x30像素,并框定矩形框;?
E)移動矩形框循環步驟A)~D),用50x50像素大小的矩形窗口遍歷整張圖像,獲得全部目標矩形框;
F)按不同尺度重新設定檢測矩形窗口的大小,在初始的50x50窗口大小的基礎上長寬各擴展10個像素,即用60x60、70x70、80x80的窗口重新依據步驟A)-F)進行計算,直至最后確認并框定頭部目標,具體尺度和窗口大小的設定可以根據實際圖像信息調整;
G)利用非最大抑制原理,對所有框定相同目標的矩形框進行篩選,抑制掉那些重合面積超過10%的矩形框,保留中心區域灰度值的方差最小的矩形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俯視行人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目攝像頭安裝在公共通道出入口頂上端,向下拍攝行人,攝像頭距地面3~10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理工大學,未經上海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8246.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富勒烯衍生物與光電元件
- 下一篇:承受軸向推力的直流電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