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爐CO2排放量的實時監測系統和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08224.2 | 申請日: | 2012-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909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小軍;吳少波;李潘;孫彥廣;于立業;張云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冶金自動化研究設計院 |
| 主分類號: | C21B5/00 | 分類號: | C21B5/00;C21B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誼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劉月娥 |
| 地址: | 10007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爐 co sub 排放量 實時 監測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爐煉鐵在線監測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高爐CO2排放量的實時監測系統和方法。通過高爐運行中含碳輸入物質流和含碳轉移物質流實時運行狀態進行分析,通過計算結果和檢測結果綜合考慮得到較準確的高爐二氧化碳實時排放量。??
背景技術
國際鋼鐵協會(IISI)和國際能源署(IEA)發表聲明認為世界鋼鐵企業所有碳排放中約有51%是由中國排放的(韓穎,李廉水,孫寧.中國鋼鐵工業二氧化碳排放研究[J].2011.1:?53-57.),呼吁中國鋼鐵企業提高能源效率以減少碳排放。隨著國際和國內對于鋼鐵企業二氧化碳減排的形勢日益急迫,而高爐在鋼鐵企業整體二氧化碳中占到70%,所以研究高爐系統關于二氧化碳排放量具有重要意義,?也對于將來碳減排壓力下我國鋼鐵工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參與國際談判十分重要。目前國內外關于高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計算,存在幾個問題:???
(1)、國際上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關于鋼鐵企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計算是基于國家層面的排放計算,主要依據《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Eggleston?H?S,Buendia?L,Miwa?K.2006?IPCC?guidelines?for?national?greenhouse?gas?inventories[M].Japan,(IGES),2007.),根據鋼鐵工業的化石能源消耗來估算其CO2排放,通過企業整體物質流和相關物質碳排放因子的計算得到企業排放估算值。該方法對于企業二氧化碳排放過于籠統而難以應用到具體生產中高爐的二氧化碳排放實時監測?(上官方欽,張春霞,酈秀萍,樊波,黃導.?關于鋼鐵行業CO_2排放計算方法的探討[J].2011.11:?1-5.)。
(2)、世界鋼鐵協會(WSA)的針對鋼鐵企業全流程二氧化碳排放量計算。世界鋼鐵協會(WSA)出臺了兩個版本的計算方法:第一版《Climate?Change?Emissions?Calculation?Tool?User?Guide》和第二版《CO2?Emission?Data?Collection?User?Guide》,其第一版通過鋼鐵企業內部工序排放量來計算企業整體排放量,需要各個工序之間嚴格準確而且十分緊密的報表數據連接進行計算,單個環節的數據錯誤,都可能造成整體的計算失敗,實際適用難度較大;第二版則是基于企業整體,從企業層面上進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計算;
(3)、IPCC和WSA的鋼鐵企業二氧化碳排放量計算方法都僅僅用于計算較長周期內(多為年度)高爐系統二氧化碳排放量,用于長周期內高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總量統計,而不能獲取短期內高爐系統二氧化碳排放量,監測結果實時性較差,也無法獲取和利用當前測量值對高爐生產做出針對二氧化碳排放的操作調整;
(4)、目前國際上關于鋼鐵企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計算方法均將間接排放,如外購電等動力介質,和副產品排放抵扣,如焦油、粗笨等,也折算至鋼鐵企業的全流程排放計算中,但由于各國的能源結構不同,能源的碳排放折算也存在較大差異,由美國等國家主導的國家二氧化碳排放算法難以準確反映出中國鋼鐵企業二氧化碳排放的實際情況,所以建立一套基于中國鋼鐵企業生產實際情況的二氧化碳直接排放監測系統可以為企業的排放評估提供較準確的數據支持;
(4)、目前國內仍沒有針對高爐二氧化碳排放量進行實時監測的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爐CO2排放量的實時監測系統和方法,解決了目前高爐二氧化碳排放量監測系統非實時和誤差較大等問題,實現了實時性好、數據準確、可實現性好的高爐二氧化碳排放量實時監測,可以為高爐生產的二氧化碳排放提供重要的監測統計數據和生產計劃參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冶金自動化研究設計院,未經冶金自動化研究設計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822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結構改良的壓光機
- 下一篇:為真核表達的目的構建原核基因表達島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