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球拍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08155.5 | 申請日: | 2012-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058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孟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瑞琪丹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3B49/02 | 分類號: | A63B49/02;A63B4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2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球拍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常用體育用品,具體涉及一種羽毛球或網球的球拍。
背景技術
羽毛球這項運動是中間有羽毛球網,球網兩邊分別通過人拿羽毛球球拍把羽毛球反復送到對方場地的一項競技比賽項目。目前,由于不受場地的約束,在公園、室內、室外均可進行,老少皆宜,成為一項被大眾所喜愛的運動項目。在擊打羽毛球時,用手握住羽毛球球拍的手柄,用羽拍的拍框來擊打羽毛球。
羽毛球球拍一般包括相互固定的球拍手柄、球桿和拍框,球拍手柄包括相互固定的上殼和下殼,球桿插入至由所述上殼和下殼所形成的內部空間內并固定,球桿的另一端固定拍框。由于現有的球桿直接插入到球拍手柄中,僅僅依靠球桿與球拍手柄的摩擦力固定,這樣導致擊球過猛時球桿有可能會飛出,甚至有可能會傷到觀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結構簡單的球拍,可有效防止球桿與球拍手柄分離。
本發明的目的,將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一種球拍,包括相互固定的球拍手柄、球桿和拍框,球拍手柄包括相互固定的上殼和下殼,所述球桿插入至由所述上殼和下殼所形成的內部空間內,所述球桿的另一端固定拍框,所述球拍手柄與球桿之間還設有一用于固定兩者的附加固定結構。
優選的,所述附加固定結構包括相應設置在上殼和下殼上的第一通孔,設置在所述球桿上的第二通孔,以及同時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銷。
優選的,所述球拍包括至少兩處相互有間距的附件固定結構。
優選的,所述上殼和下殼的外側設有一圈整體的包膠,所述包膠填滿所述第一通孔內的除銷以外的其他空間。
優選的,所述包膠上開設有低于包膠外表面的汗水槽。
優選的,所述銷由螺栓替代,所述螺栓的端部設置在上殼內,一與所述螺栓配接的螺母設置在下殼內。
優選的,所述附加固定結構包括相應設置在上殼和下殼上的彈性凸起,以及設于所述球桿上的倒錐段,所述彈性凸起卡入到所述倒錐段內。
優選的,所述球拍包括至少兩處相互有間距的附件固定結構。
優選的,所述上殼和下殼的前端設有桿鞘,所述上殼和下殼的后端設有柄托,所述桿鞘與所述球桿之間還設有一彈性坐墊,所述彈性坐墊設于所述桿鞘的前端、并露出于所述桿鞘的最前端。
優選的,所述球拍為羽毛球球拍或網球球拍。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結構簡單可靠,有效防止球桿與球拍手柄分離,可廣泛用于羽毛球球拍或網球球拍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球拍手柄部分的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
圖5是圖4中沿A-A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揭示了一種高彈性球拍,如圖1、圖2所示,包括相互固定的球拍手柄1、球桿2和拍框3,球拍手柄1包括相互固定的上殼61和下殼62,所述球桿2插入至由所述上殼61和下殼62所形成的內部空間內。所述球桿2的另一端固定擊球用的拍框3。所述上殼61和下殼62的外側設有一圈整體的包膠7。所述包膠7上開設有低于包膠外表面的汗水槽71。所述包膠7及位于其上的汗水槽71為一體成型。
所述球拍手柄1還包括一設置在所述上殼61和下殼62前端的桿鞘5,及一設置在所述上殼61和下殼62后端的柄托4。所述桿鞘5與所述球桿2之間還設有一彈性坐墊8,所述彈性坐墊8設于所述桿鞘5的最前端。優選的,所述彈性坐墊8露出于所述桿鞘5的最前端。
本發明的特點在于:所述球拍手柄1與球桿2之間還設有一用于固定兩者的附加固定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的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附加固定結構包括相應設置在上殼61和下殼62上的第一通孔,設置在所述球桿2上的第二通孔,以及同時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銷9。所述球拍可以包括如圖所示的兩處相互有間距的附件固定結構,或更多。
本優選實施例的裝配過程為,將所述上殼61和下殼62合上后,插入所述球桿2。當所述球桿2到位時,插入銷9,這樣球桿2即被完全固定在球拍手柄1內。然后在所述上殼61和下殼62的外側進行包膠處理,所述包膠7填滿所述第一通孔內的除銷9以外的其他空間。
如圖3揭示的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與優選實施例的區別在于所述銷9由螺栓12替代,所述螺栓的端部設置在上殼61內,一與所述螺栓12配接的螺母13設置在下殼62內。本實施例同樣采用銷孔原理固定球桿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瑞琪丹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瑞琪丹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815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