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用模式下星載SAR等效噪聲系數的計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08149.X | 申請日: | 2012-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219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鵬波;門志榮;陳杰;劉月珊;楊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S7/40 | 分類號: | G01S7/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創新實專利事務所 11121 | 代理人: | 官漢增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用 模式 下星載 sar 等效 噪聲系數 計算方法 | ||
1.一種通用模式星載SAR等效噪聲系數的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步驟一:讀入星載SAR系統的相關參數,包括:軌道高度H,衛星飛行速度vsat,天線方位向尺寸La,天線距離向尺寸Lr,雷達工作波長λ,方位向分辨率ρa,距離向分辨率ρr,平均地球半徑Re,光速c,天線安裝角ηf,波爾茲曼常數K,雷達接收機工作溫度T,雷達接收機噪聲系數F,系統損耗L,天線效率η,發射脈沖信號峰值功率Pt,脈沖寬度tp,脈沖重復頻率prf,方位向展寬因子Kw,天線中心視角θm,測繪帶起始掃描角測繪帶終止掃描角測繪帶中間掃描角等效噪聲系數距離向選取位置點個數Nr和方位向選取位置點個數Na,距離向測繪帶寬度SW_r,方位向觀測帶寬度SW_a;
步驟二:獲取在中心時刻,波束照射場景中心點時的衛星地距幾何關系參數;具體為:
(1)、以地球球心為原點建立星地空間幾何關系坐標系,其中Z軸方向為由地球球心指向衛星;Y軸方向為以地球球心為起點,方向與衛星速度方向平行;X軸方向為以地球球心為起點,垂直于衛星航跡方向,使該坐標系構成右手直角坐標系;
(2)、獲取在中心時刻,波束照射場景中心點時的波束中心視角θm′,入射角βm′和地心角γm':
(3)、獲取波束照射場景中心點時波束中心照射點與衛星平臺的斜距Rm;
(4)、獲取測場景中心點B點的坐標(x,y,z);
(5)、獲取場景中心點B點所在距離向的小圓半徑r和距離向離軸角αB;
(6)、計算星載SAR系統的混合度因子ε;
①若星載SAR系統工作模式為條帶模式,則混合度因子ε=1;
②若星載SAR系統工作模式為聚束模式,則混合度因子ε=0;
③若星載SAR系統工作模式為滑動聚束模式,則混合度因子其中ρa表示方位向分辨率,La表示天線方位向尺寸;
(7)、利用衛星地距幾何關系,計算衛星平臺與波束中心指向點的斜距在垂直于衛星航跡方向的投影Ro;
步驟三:根據距離向分辨率要求,利用波束照射場景中心點時的入射角βm′,計算得到信號帶寬B′r,最終得到發射信號帶寬Br,具體為:
(1)計算信號帶寬B′r;
(2)、對信號帶寬B′r進行近似處理,判斷當B′r>1.9GHz時,令發射信號帶寬Br=2GHz,當200MHz<B′r<1.9GHz時,令其中,表示對進行取整運算;
步驟四:進行距離向天線寬度展寬;
首先計算距離向觀測帶寬度對應的波束寬度αr,然后計算滿足天線波束寬度要求的天線等效寬度Lt,最后將天線等效寬度與真實天線寬度進行比較,判斷是否需要將天線等效寬度Lt進行波束展寬,得到展寬后的天線寬度Lt和衰減系數kt,具體為:
(1)、計算距離向觀測帶寬度對應的波束寬度αr;
(2)、計算滿足天線波束寬度要求的天線等效寬度Lt;
(3)、將天線等效寬度Lt與天線物理寬度進行比較,判斷是否需要進行波束展寬;若天線等效寬度Lt大于真實天線寬度Lr,則需要進行波束展寬,展寬后的天線寬度為Lt′=Lr;若天線等效寬度Lt小于真實天線寬度Lr,則天線等效寬度Lt不變,即展寬后的天線寬度Lt′仍為天線等效寬度Lt;
(4)、計算天線寬度展寬比例kext,為展寬后天線等效寬度的電尺寸與天線物理寬度的比值;
(5)、判斷若天線寬度展寬比例kext滿足1/kext>2.0,則天線等效寬度展寬后造成的衰減系數kt為kt=10-0.2,若kext滿足1.2<1/kext≤2.0,則衰減系數kt為kt=10-0.1,kext滿足1/kext≤1.2,則衰減系數kt為kt=10-0.02;
步驟五:計算所選取方位向第j列位置點的合成孔徑時間tj,具體為:
((1)若星載SAR系統工作模式為條帶模式,則計算合成孔徑時間tj為其中,Ψ為3dB波束寬度,Ro表示衛星平臺與波束中心指向點的斜距在垂直于衛星航跡方向的投影,vsat表示衛星飛行速度,為測繪帶中間掃描角;
(2)若星載SAR系統工作模式為聚束模式,則計算合成孔徑時間的過程具體為:
①、獲取在雷達照射起始時刻,波束中心的中心視角θl′,入射角βl′和地心角γl′;
②、獲取在雷達照射終止時刻,波束中心的中心視角θr′,入射角βr′和地心角γr′;
③、計算合成孔徑時間tj;
(3)若星載SAR系統工作模式為滑動聚束模式,則采用如下方法計算合成孔徑時間,具體為:
①、利用合成孔徑時間計算示意圖中的幾何關系計算所選取方位向第j列位置點對應的距離參量DF;
②、計算所選取方位向第j列位置點對應的起始掃描角αj和終止掃描角βj及中間掃描角Ωj;
③、利用所選取方位向第j列位置點對應的起始掃描角αj和終止掃描角βj計算所選取方位向第j列位置點的合成孔徑時間tj;
步驟六:計算所選取方位向第j列位置點的衛星地距幾何關系參數,具體為:
(1)若星載SAR系統工作模式為條帶模式,則采用如下方法計算衛星地距幾何關系參數,具體為:
①、獲取波束照射方位向第j列位置點時的波束中心視角θj,波束中心照射點的入射角χj和地心角γj;
②、獲取波束照射方位向第j列位置點時的波束中心點與衛星平臺的斜距Rj;
③、獲取波束照射第j列位置點時的波束指向點Bj的坐標(Xj,Yj,Zj);
④、獲取波束照射第j列位置點時的波束指向點Bj點所在距離向的小圓半徑rj和離軸角ζj;
(2)若星載SAR工作模式為聚束模式,則采用如下方法計算衛星地距幾何關系參數,具體為:
①、獲取波束照射方位向第j列位置點時的波束中心視角θj,波束中心照射點的入射角χj和地心角γj;
②、獲取波束照射方位向第j列位置點時的波束中心點與衛星平臺的斜距Rj;
③、獲取波束照射第j列位置點時的波束指向點Bj的坐標(Xj,Yj,Zj);
④、獲取Bj點所在距離向的小圓半徑rj和離軸角ζj;
(3)若星載SAR系統工作模式為滑動聚束模式,則采用如下方法計算衛星地距幾何關系參數,具體為:
①、獲取波束照射方位向第j列位置點時的波束中心視角θj,波束中心照射點的入射角χj和地心角γj;
②、獲取波束照射方位向第j列位置點時的波束中心點與衛星平臺的斜距Rj;
③、獲取波束照射第j列位置點時的波束指向點中心點Bj的坐標(Xj,Yj,Zj);
④、獲取Bj點所在距離向的小圓半徑rj和離軸角ζj;
步驟七、獲取所選取位置點(i,j)在距離向天線方向圖中的增益,其中i表示位置點對應的距離向行數,j表示其對應的方位向列數,具體為:
(1)、計算距離向相鄰位置點對應的小圓圓心角ΔΛj;
(2)、計算位置點(i,j)對應的小圓圓心角Λij;
(3)、計算位置點(i,j)對應的離軸角ζij;
(4)、計算位置點(i,j)在距離向天線方向圖中的天線增益Gij;
步驟八:計算所選取的位置點(i,j)的等效噪聲系數NEσ0ij:
(1)若星載SAR系統工作模式為條帶模式,則采用如下方法計算等效噪聲系數NEσ0ij,具體為:
①、計算所選取的位置點(i,j)與衛星平臺的斜距Rij;
②、計算天線增益G0ij;
③、計算所選取的位置點(i,j)的等效噪聲系數NEσ0ij;
(2)若星載SAR系統工作模式為聚束模式,則采用如下方法計算等效噪聲系數NEσ0ij,具體為:
①、計算各采樣時刻所選取的位置點(i,j)與衛星平臺的斜距矩陣Rij,Rij為1×Nj的矩陣,其中Nj=tj·prf,其中tj表示合成孔徑時間,prf表示脈沖重復頻率;Nj表示合成孔徑時間內的采樣點個數;
②、計算所選取方位向第j列位置點對應的天線增益Gaj;
③、計算天線峰值增益;
④、計算所選取的位置點(i,j)的等效噪聲系數NEσ0ij;
(3)若星載SAR系統工作模式為滑動聚束模式,則采用如下方法計算等效噪聲系數NEσ0ij,具體為:
①、計算采樣時刻所選取的位置點(i,j)與衛星平臺的斜距矩陣Rij[Nj],其中Nj=tj·prf;
②、計算天線增益;
③、計算所選取的位置點(i,j)的等效噪聲系數NEσ0ij;
步驟九:判斷方位向第j列的Nr個位置點是否全部完成步驟七到步驟八的計算,若沒有計算完畢,則返回步驟七繼續執行;若全部計算完畢,則執行步驟十;
步驟十:判斷方位向的Na列是否全部完成步驟五到步驟八的計算,若沒有計算完畢,則返回步驟五繼續執行;若全部計算完畢,則執行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將計算得到的Na×Nr個等效噪聲系數NEσ0ij繪制成隨距離向和方位向變化的三維曲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8149.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