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散裝水泥運輸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08059.0 | 申請日: | 2012-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454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紅巖;武衛國;周帆;張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華冶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88/06 | 分類號: | B65D88/06;B65D88/54;B65D88/72;B65D90/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陳英俊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大興***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散裝 水泥 運輸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運輸設備,尤其是涉及在礦井下使用的散裝水泥運輸車。
背景技術
在礦山井下或隧道的建設作業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泥,水泥的運輸方式是采用人工搬運袋裝水泥。袋裝水泥先通過人工搬運裝上平板車,由平板車運到井下,再通過人工將袋裝水泥卸車、破袋,倒入攪拌站。這種傳統的運輸方式,依靠人工裝卸,工人勞動強度大,加上平板車裝載能力有限,運輸效率低下,由于井下、隧道的空間狹小,通風條件差,在將水泥卸車、破袋,倒入攪拌站時,容易揚起水泥粉塵,工作環境惡劣,對工人健康極其不利,而且袋裝水泥的使用成本高,提高了工程成本,因而我們需要研制一種能克服上述問題的水泥運輸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出一種省力、高效、環保的散裝水泥運輸車,它能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提高運輸效率,凈化井下作業環境。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散裝水泥運輸車,包括罐體、車架和車輪,所述罐體和車輪分別與車架相連接,所述罐體內腔由傾斜布置的透氣帆布層分隔為物料室和大氣化室,物料室位于大氣化室的上方且設有進料口;在所述罐體的下方設置有與所述物料室相連通的懸浮室,在所述懸浮室上設有出料口;所述大氣化室和懸浮室設有進風口,所述車輪與行走軌道相適配。
本發明采用罐體流態化方式實現自動裝卸散裝水泥,由透氣帆布層將罐體內腔分隔為物料室和大氣化室,物料室的進料口與自動裝料機相接,水泥通過自動裝料機把物料室裝滿,水泥運輸車可通過井筒提升機和牽引設備運至井下攪拌站旁,井下壓風管路將壓縮空氣通過進風口不斷送入大氣化室,大氣化室內形成充氣箱,壓縮空氣透過透氣帆布層進入物料室,達到一定壓力的壓縮空氣使物料室內的水泥逐步流態化并形成局部流化床,水泥壓入懸浮室由出料口以氣壓流態方式壓出,出料口可與水泥儲存倉接通,實現水泥卸載。
進一步地,所述透氣帆布層為兩塊、并且傾斜布置在罐體下部,使罐體內腔被分隔為一個底部為斗形的物料室和兩個大氣化室,兩所述大氣化室位于物料室的兩側。
進一步地,所述懸浮室設置在物料室底部的正下方,所述懸浮室為斗形。
進一步地,所述懸浮室設置有上進風口和下進風口。
進一步地,所述大氣化室和懸浮室的進風口分別通過進風支管與進風總管相連,進風總管的端部設置有進風快速接頭。
進一步地,所述出料口由穿裝在懸浮室上的出料管形成,出料管伸入懸浮室的一端設置有喇叭口,而位于懸浮室外的另一端設置有出料快速接頭。
進一步地,所述進料口設置在所述罐體的頂部,進料口由可開閉的密封蓋封閉,密封蓋通過銷軸鉸接在罐體的進料口部。
進一步地,所述罐體為水平放置的筒形體,罐體的兩端為拱形曲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自動裝卸,降低工人勞動強度。以往人工運輸袋裝水泥,勞動強度大,袋裝水泥運到現場后,需要人工卸車,并人工一袋袋地裝上平板車上運到井下,在井下也需要人工卸車。
2.減少水泥揚塵對環境污染,無需使用水泥袋,清潔環保。以往運輸袋裝水泥對井下作業環境污染大,因為在人工破袋及倒料時會揚起水泥粉塵,人吸入體內,會造成很大的危害,水泥袋的使用浪費資源且還需要整理回收,非常麻煩;使用本散裝水泥運輸車自動裝料、卸料,井下作業環境大為改善,有利于工人身體健康。
3.裝載量大,運輸效率高。在運輸袋裝水泥時,每次運輸量少,趟數增加,運輸效率低下,并且造成提升機和牽引設備的使用成本增加,而使用散裝水泥運輸車裝載量大,可以減少運輸次數,降低提升機和牽引設備的損耗。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涉及的散裝水泥運輸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散裝水泥運輸車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的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華冶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華冶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805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