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線局域網內用戶行為的分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07711.7 | 申請日: | 2012-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810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明(設計)人: | 付才;韓蘭勝;彭冰;劉銘;崔永泉;龍濤;湯學明;諶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0 | 分類號: | H04W24/00;H04W84/12 |
| 代理公司: | 華中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線 局域網 用戶 行為 分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無線局域網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無線局域網內用戶行為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為了更準確地度量無線網絡中用戶行為的距離,需要通過網絡數據挖掘用戶之間的行為。Wei-jen?Hsu和Ahmed?Helmy提出了一種挖掘用戶之間行為的方法,其基于平均最小向量距離(average?minimum?vector?distance,簡稱AMVD)算法的度量,并利用用戶的行為矩陣來表示用戶,并通過這個矩陣計算用戶的不相似度,從而準確地定義用戶的行為特性。
然而,現有用戶行為的分析方法存在四個問題,第一,其使用矩陣表示數據,這抹去了用戶移動的順序性,會導致聚類結果的實際意義產生偏差;第二,歸一化后,上網時間的比例矩陣忽略了用戶上網時間的長度;第三。基于AMVD算法的度量過于敏感;第四,AMVD算法不符合三角不等式,造成了分析方法不適用于眾多的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算法。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線局域網內用戶行為的分析方法,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并使得無線網絡中的用戶行為表現出用戶移動的順序性、距離性,從而提高了距離的敏感度和時間的敏感度,同時在時間復雜度上也優于現有技術。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線局域網內用戶行為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獲取無線局域網用戶的上網信息{(t1,p1),(t2,p2),…(tn,pn)},其中(p1,p2,…,pn)表示用戶的不同上網地點,n為上網信息的總數量,(t1,t2,…,tn)表示對應于不同上網地點(p1,p2,…,pn)的起始上網時刻,并以秒為單位;
(2)對用戶的上網信息{(t1,p1),(t2,p2),…(tn,pn)}按照時間間隔進行劃分,以生成劃分后的上網記錄;
(3)對劃分后的上網記錄進行采樣,以生成采樣后的上網記錄;
(4)重復上述步驟(1)至(3),直到無線局域網內所有用戶的上網記錄都被采樣為止;
(5)計算無線局域網內所有用戶兩兩之間的不相似度;
(6)對無線局域網內所有用戶之間的不相似度D(A,B)進行聚類,以得到用戶行為的聚類結果。
時間間隔為1天,生成劃分后的上網記錄數量為61。
采樣的時間間隔為1分鐘。
用戶兩兩之間的不相似度D(A,B)是通過以下公式計算,其中A表示無線局域網內的一個用戶,B表示無線局域網內的另一個用戶:
其中Ai表示用戶A采樣后的上網記錄,Bi表示用戶B采樣后的上網記錄,并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未經華中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771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殼聚糖高效廣譜抗菌劑
- 下一篇:一種抗靜電、抗菌功能的紗巾用ATY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