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肺通氣功能障礙演示模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07467.4 | 申請日: | 2012-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508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24 |
| 發明(設計)人: | 關真民;鹿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關真民 |
| 主分類號: | G09B23/28 | 分類號: | G09B23/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4030 山東省菏澤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氣 功能障礙 演示 模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型涉及一種醫學用教具,特別是模擬肺通氣功能障礙演示模型。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號201120053542.7《一種探究肺呼吸運動的教具》給出的教具,只能探究肺呼吸運動生理的教具,而未涉及病理狀態下肺通氣功能障礙的演示。本發明的任務是提供一種肺通氣功能障礙演示模型,可以模擬胸外和胸內中央氣道阻塞引起阻塞性通氣障礙,胸腔積液和胸腔積氣導致限制性通氣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針對現有的缺少探究肺通氣功能障礙提供了一種肺通氣功能障礙的演示模型。它可以模擬阻塞性通氣不足和限制性通氣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手段實現的:肺通氣功能障礙演示模型,它包括胸廓模型、胸外中央氣道模型、胸內中央氣道模型、胸腔模型、肺泡模型、、氣道異物模型、肺不張模型、胸腔積液模型、胸腔積氣模型和膈肌模型。胸外中央氣道模型位胸廓模型以外,胸內中央氣道模型和肺泡模型位于胸廓模型內,胸內中央氣道模型向下分為左右支氣管分別與肺泡模型接通,在胸外和胸內中央氣道上設置有氣道異物模型,肺不張模型與胸廓模型之間設置有胸腔積液模型和胸腔積氣模型。所述膈肌模型為彈性薄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明顯的優點:結構簡單,直觀形象,使學生易于理解肺通氣障礙引起呼吸衰竭的病理過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胸外中央氣道模型
2-胸外氣道異物模型
3-胸內中央氣道模型
4-胸廓模型
5-胸腔模型
6-肺泡模型
7-支氣管模型
8-膈肌模型
9-胸內氣道異物模型
10-胸腔積液
11-胸腔積氣
12-肺不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說明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描述:
肺通氣功能障礙演示模型,它包括胸廓模型4、胸外中央氣道模型1、胸內中央氣道模型3、胸腔模型5、肺泡模型6、氣道異物模型2、9、肺不張模型12、胸腔積液模型10、胸腔積氣模型11和膈肌模型8。胸外中央氣道模型1位于胸廓模型4以外,胸內中央氣道模型3和肺泡模型6位于胸廓模型4內,胸內中央氣道模型3向下分為左右支氣管7分別與側肺泡模型接通,在胸外和胸內中央氣道模型1、3上設置有異物模型2、9,肺不張模型12與胸廓模型4之間設置有胸腔積液模型10和胸腔積氣模型11。所述膈肌模型8為彈性薄膜。
當胸外中央氣道異物模型2阻塞時,外向拉膈肌模型8,氣道內壓小于大氣壓,胸外中央氣道異物模2就會向中央移動而使氣道阻塞加重,患者可出現吸氣性呼吸困難。當移去外力而向內推壓膈肌模型8時,胸內中央氣道內壓大于大氣壓,可使胸外中央氣道異物模型2松開而阻塞減輕。
當胸內中央氣道異物阻塞9時,外向拉膈肌模型8,氣道內壓大于胸內壓,胸內中央氣道異物模型9就會向外移動而使氣道阻塞減輕,當移去外力而向內推壓膈肌模型8時,胸內中央氣道內壓小于胸內壓,胸內中央氣道異物模9型就會向中央移動而使阻塞加重,患者可出現呼氣性呼吸困難。
當在胸腔模型5內依次嵌入胸腔積液模型10和胸腔積氣模型11時,可出現肺不張12,此時外向拉膈肌模型8時,肺泡擴張受限制,使外界氧氣不能到達肺泡腔,同時肺泡腔內的二氧化碳不能呼出體外而引起限制性通氣不足。
以上模擬了肺通氣功能障礙的病理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關真民,未經關真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746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