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冰箱壓縮機的抽油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07355.9 | 申請日: | 2012-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206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明(設計)人: | 吳小凌;陳忠華;陳會平;莫昭妮;吳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萬寶集團壓縮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39/02 | 分類號: | F04B39/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紅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唐弟 |
| 地址: | 51047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冰箱壓縮機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冰箱壓縮機,具體是冰箱壓縮機內的吸油管。
背景技術
冰箱壓縮機通常為全密閉式,其結構參考圖1,主要包括有殼體1和置于殼體1內的具有汽缸20的汽缸座2、活塞3、連桿4、曲軸、電機和吸油管8,其中,曲軸具有依次連體連接的曲軸部5、平衡臺部51和主軸部6,曲軸部5內具有儲油腔,主軸部6的上段外側壁具有螺旋形的外壁油槽61,主軸部6的下段內具有吸油內腔62,主軸部6的中部于外壁油槽61的下末端開有中油孔60,中油孔60將外壁油槽61的下末端與吸油內腔62連通,平衡臺部51和主軸部6的上端開有上油孔50,上油孔50將曲軸部5內的儲油腔與外壁油槽61的上末端連通,吸油管8連接于主軸部6下端,吸油管8具有直通內腔80,吸油管8的外徑與曲軸的吸油內腔62過盈配合連接,吸油管8的底端浸入殼體1底部的潤滑油池9內,曲軸部5、連桿4、活塞3的一端依次連接,活塞3的另一端置于汽缸20內,電機的轉子7穿套在主軸部6上,通電后,電機的轉子7轉動帶動主軸部6轉動,經曲軸部5、連桿4傳動給活塞3,使活塞3在汽缸20內作往復運動,同時,吸油管8隨主軸部6一起轉動并產生離心力,殼體1底部的潤滑油受離心力作用,持續地經吸油管8的直通內腔80→主軸部6的吸油內腔62、中油孔60、外壁油槽61、上油孔50→曲軸部5的儲油腔,再依靠相對運動由曲軸部5傳遞給依次相連的連桿4和活塞3等各部件,以減少運動磨損和噪聲。這種結構的不足之處在于:吸油管8的吸油效率低,不能持續有效供油,造成壓縮機壽命短、噪聲大,需要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冰箱壓縮機的吸油管,其具有吸油效率高的特點,能持續有效地給壓縮機內的活動部件供油。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冰箱壓縮機的抽油裝置,包括曲軸和吸油管,曲軸具有依次連體連接的曲軸部、平衡臺部和主軸部,曲軸部內具有儲油腔,主軸部的上半段外側壁具有螺旋形的外壁油槽,主軸部的下半段內具有吸油內腔,主軸部的中部于外壁油槽下末端開有中油孔,中油孔將外壁油槽的下末端與吸油內腔連通,平衡臺部和主軸部的上端開有上油孔,上油孔將曲軸部內的儲油腔與外壁油槽的上末端連通;吸油管的上端插接于主軸部的吸油內腔下端,吸油管具有直通內腔,吸油管的外徑與曲軸的吸油內腔過盈配合連接,吸油管的直通內腔下末端設有升油機構,所述升油機構包括至少2個扇形片,扇形片的一端連接于吸油管上,扇形片的另一端位于直通內腔的近中心處,扇形片的兩側分別為內旋側和外旋側,扇形片由其內旋側向外旋側傾斜,使相鄰兩扇形片之間具有錯開的吸油口,即一扇形片的內旋側與其相鄰的扇形片的外旋側之間的空隙為吸油口。
優化結構是:扇形片的一端連體連接于吸油管的下末端。
將本發明安裝于冰箱制冷壓縮機內,壓縮機通電后,吸油管底端的升油機構隨吸油管同步轉動,升油機構的扇形片組類似一高速旋轉的螺旋槳產生強離心力及軸線方向向上的升力,驅動潤滑油快速的經吸油管的吸油口進入吸油管的直通內腔,潤滑油沿吸油管上升依次經過主軸部的吸油內腔、中油孔、外壁油槽、上油孔進入曲軸部的儲油腔,再由曲軸部傳遞給相鄰的部件。
本發明具有以下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1、本發明具有吸油效率高的特點,能持續有效地給壓縮機內的活動部件供油,能顯著提高壓縮機的使用壽命、減弱噪聲;
2、?升油機構中連體結構的扇形片可通過吸油管坯件經切割后加工而成,具有結構簡單,易于生產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冰箱壓縮機的抽油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吸油管的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吸油管的結構(側視)示意圖。
圖5為圖4的仰視圖。
圖6為本發明應用于冰箱壓縮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2—氣缸座,20—汽缸,3—活塞,4—連桿,5—曲軸部,50—上油孔,51—平衡臺部,6—主軸部,60—中油孔,61—外壁油槽,62—吸油內腔,7—電機轉子,8—吸油管,80—直通內腔,81—扇形片,82—吸油口,9—潤滑油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萬寶集團壓縮機有限公司,未經廣州萬寶集團壓縮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735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移動終端及其應用程序的啟動方法
- 下一篇:一種拼版式制備觸摸屏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