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電動車及其總線控制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207021.1 | 申請日: | 2012-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076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清付;柏松;溫瑭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高標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15/00 | 分類號: | B60L1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車 及其 總線 控制系統(tǒng) | ||
1.一種電動車的總線控制系統(tǒng),包括依次連接的電機、控制模塊和功能模塊,所述功能模塊包括電流指示、速度指示等信號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和功能模塊之間采用兩根總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總線控制系統(tǒng)還包括:
位于總線兩端的、分別與所述控制模塊和功能模塊相連、將原傳輸信號轉(zhuǎn)化為差分信號進行傳輸?shù)牡谝徊罘蛛娐纺K和第二差分電路模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總線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分電路模塊包括差分芯片U1、電阻R1、電阻R2、電阻R3、電阻R4、電阻R5、電容C1、電容C2和電容C3;
所述差分芯片U1的輸入端D、輸出端R分別接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一輸出端與第二輸出端,所述電阻R1接在所述差分芯片U1的輸入端D與直流電源之間,所述電阻R2接在所述差分芯片U1的輸出端R與直流電源之間,所述差分芯片U1的兩個使能端DE、/RE同時接所述控制模塊的控制信號輸出端,所述電阻R3接在所述使能端DE、/RE的公共連接端與地之間,所述差分芯片U1的接地端GND接地,所述差分芯片U1的電源端VCC接直流電源,所述電容C3接在所述差分芯片U1的電源端VCC與地之間,所述差分芯片U1的兩個輸入/輸出端A、B分別連接所述總線,所述電阻R4、電容C1分別并接在所述差分芯片U1的輸入/輸出端A與直流電源之間,所述電阻R5、電容C2分別并接在所述差分芯片U1的輸入/輸出端B與地之間。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總線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差分電路模塊包括差分芯片U2、電阻R6、電阻R7、電阻R8、電阻R9、電阻R10、電容C4、電容C5和電容C6;
所述差分芯片U2的兩個輸入/輸出端A、B分別接所述總線,所述電阻R9、電容C4分別并接在所述差分芯片U2的輸入/輸出端A與直流電源之間,所述電阻R10、電容C5分別并接在所述差分芯片U2的輸入/輸出端B與地之間,所述差分芯片U2的接地端GND接地,所述差分芯片U2的電源端VCC接直流電源,所述電容C6接在所述差分芯片U2的電源端VCC與地之間,所述差分芯片U2的輸入端D、輸出端R分別接所述功能模塊的第一輸入端與第二輸入端,所述電阻R6接在所述差分芯片U2的輸入端D與直流電源之間,所述電阻R7接在所述差分芯片U2的輸出端R與直流電源之間,所述差分芯片U2的兩個使能端DE、/RE同時接所述功能模塊的控制信號輸出端,所述電阻R8接在所述使能端DE、/RE的公共連接端與地之間。
4.一種電動車,包括一個總線系統(tǒng),所述總線系統(tǒng)包括依次連接的電機、控制模塊和功能模塊,所述功能模塊包括電流指示、速度指示等信號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和功能模塊之間采用兩根總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總線控制系統(tǒng)還包括:
位于總線兩端的、分別與所述控制模塊和功能模塊相連、將原傳輸信號轉(zhuǎn)化為差分信號進行傳輸?shù)牡谝徊罘蛛娐纺K和第二差分電路模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分電路模塊包括差分芯片U1、電阻R1、電阻R2、電阻R3、電阻R4、電阻R5、電容C1、電容C2和電容C3;
所述差分芯片U1的輸入端D、輸出端R分別接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一輸出端與第二輸出端,所述電阻R1接在所述差分芯片U1的輸入端D與直流電源之間,所述電阻R2接在所述差分芯片U1的輸出端R與直流電源之間,所述差分芯片U1的兩個使能端DE、/RE同時接所述控制模塊的控制信號輸出端,所述電阻R3接在所述使能端DE、/RE的公共連接端與地之間,所述差分芯片U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差分芯片U1的電源端VCC接直流電源,所述電容C3接在所述差分芯片U1的電源端VCC與地之間,所述差分芯片U1的兩個輸入/輸出端A、B分別連接所述總線,所述電阻R4、電容C1分別并接在所述差分芯片U1的輸入/輸出端A與直流電源之間,所述電阻R5、電容C2分別并接在所述差分芯片U1的輸入/輸出端B與地之間。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差分電路模塊包括差分芯片U2、電阻R6、電阻R7、電阻R8、電阻R9、電阻R10、電容C4、電容C5和電容C6;
所述差分芯片U2的兩個輸入/輸出端A、B分別接所述總線,所述電阻R9、電容C4分別并接在所述差分芯片U2的輸入/輸出端A與直流電源之間,所述電阻R10、電容C5分別并接在所述差分芯片U2的輸入/輸出端B與地之間,所述差分芯片U2的接地端GND接地,所述差分芯片U2的電源端VCC接直流電源,所述電容C6接在所述差分芯片U2的電源端VCC與地之間,所述差分芯片U2的輸入端D、輸出端R分別接所述功能模塊的第一輸入端與第二輸入端,所述電阻R6接在所述差分芯片U2的輸入端D與直流電源之間,所述電阻R7接在所述差分芯片U2的輸出端R與直流電源之間,所述差分芯片U2的兩個使能端DE、/RE同時接所述功能模塊的控制信號輸出端,所述電阻R8接在所述使能端DE、/RE的公共連接端與地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高標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廣東高標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7021.1/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微型拉力傳感器
- 下一篇:一種尾翼式全自動充氣車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