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基于指紋特征與密鑰交換協(xié)議的模糊金庫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205914.2 | 申請日: | 2012-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104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游林;范萌生;王升國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xué) |
| 主分類號: | H04L9/08 | 分類號: | H04L9/08;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wù)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軍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基于 指紋 特征 密鑰 交換 協(xié)議 模糊 金庫 方法 | ||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模式識別和密碼學(xué)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方案與自動對齊的指紋模糊金庫方案。
背景技術(shù)
密鑰共享方案或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方案是一種密鑰協(xié)議。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方案是一種建立共享密鑰的方法,而不是加密方法。然而,Diffie-Hellman交換技術(shù)允許雙方在沒有對方的先驗知識的情況下,共同建立了一個共享秘密密鑰可以用于加密,進一步的密鑰管理或其它的加密方式。安全存儲用戶間的共享密鑰卻是個問題。在密碼系統(tǒng)中,安全地存儲密鑰是最重要的步驟之一。一般,密鑰被存儲在用戶的計算機,智能卡或其它媒介中。雖然這些媒介都可以通過設(shè)置用戶口令保護媒介中的密鑰,但用戶的口令可以被窮舉搜索攻擊獲得。存儲媒介有丟失或被盜風(fēng)險。
在2002年A.Juels和M.Sudan提出了“A?fuzzy?vault?scheme”。在他們提出的模糊金庫算法中,將用戶惟一的集合A混合用戶的密鑰進入基于Reed-Solomon的金庫中。用戶可以利用與集合A有絕大部分元素相同的集合B恢復(fù)出密鑰。在2005年Yongwha?Chung等人提出了“Automatic?Alignment?of?fingerprint?Features?for?Fuzzy?Fingerprint?Vault”。在他們提出的方案中,利用幾何哈希技術(shù)對指紋特征進行自動校準(zhǔn)。
基于Yongwha?Chung等人的自動對齊的指紋模糊金庫方案的思想,模糊金庫方案可以用于保護共享密鑰。此時密鑰交換新型方法的密鑰安全是基于離散對數(shù)問題的難解性和用戶生物特征未泄漏。
與本發(fā)明相關(guān)的公開的相關(guān)的公開文獻:
田捷,楊鑫.?生物特征識別理論與應(yīng)用[M].?北京: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2009:371-406;
李昊,傅曦.?精通Visual?C++指紋模式識別系統(tǒng)算法及實現(xiàn)[M].北京: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64-67;
A.?Jules,M.?Sudan.?A?Fuzzy?Vault?Scheme.?Proc?IEEE?Int.?Symp.?Information?Theory,2002:408;
T.?C.?Clancy,N.?Kiyavash,?D.?J.?Lin.?Secure?smartcard-based?fingerprint?authentication.?In?Proc.?ACM?SIGMM?Multimedia,?Biometrics?Methods?and?Applications?Workshop,2003:45-52;
U.?Uludag,S.?Pankanti,A.?Jain.?Fuzzy?vault?for?fingerprints.?In?Proc.?AVBPA?2005.5.?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udio-?and?Video-Based?Biometric?Person?Authentication,2005:310-319;
Yongwha?Chung,Daesung?Moon,Sungju?Lee,et?al.?Automatic?Alignment?of?fingerprint?Features?for?Fuzzy?Fingerprint?Vault,CISC?2005,LNCS?3822,2005:358-369;
W.?Diffie?and?M.?Hellman,?New?directions?in?cryptography,?IEEE?Transactions?on?Information?Theory,?1976,?22(6),?pp.644-654;
U.?K.?Sorger,?A?New?Reed-Solomon?Code?Decoding?Algorithm?Based?on?Newton’s?Interpolation,?IEEE?TRANSACTIONSON?INFORMATION?THEORY,?1993,?39(2),?pp.358-365。
發(fā)明內(nèi)容
在真實可靠的實驗條件下,本發(fā)明提供了一套實用化的一種基于指紋特征與密鑰交換協(xié)議的模糊金庫方法。
一種基于指紋特征與密鑰交換協(xié)議的模糊金庫方法包括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產(chǎn)生共享密鑰階段和指紋模糊金庫與共享密鑰的綁定、釋放階段;
所述的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產(chǎn)生共享密鑰階段具體如下: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xué),未經(jīng)杭州電子科技大學(xu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5914.2/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