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蔬菜缽苗行星輪系栽植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04605.3 | 申請日: | 2012-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261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維;金偉豐;王俊;韋真博;程紹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C11/02 | 分類號: | A01C11/02;F16H37/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張法高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蔬菜 行星 栽植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蔬菜缽苗移栽機,尤其是涉及一種蔬菜缽苗行星輪系栽植器,適于不同品種不同尺寸規格的缽苗高速栽植。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研制和正在使用的移栽機主要有鉗夾式、導苗管式、吊籃式、鏈夾式和撓性圓盤移栽機等。以上各種移栽機一般工作效率為40株/分鐘,存在使用輔助人數多,工作效率低,勞動成本較高等缺點,如鉗夾式、鏈夾式移栽機在高速作業的情況下易出現漏苗、缺苗、傷苗等影響栽植質量的問題,且只適用于裸苗移栽,不適宜蔬菜缽苗移栽;導苗管式移栽機在高速作業的情況下對于株距調整不易,漏栽、重栽率較高;吊籃式移栽機結構復雜、喂苗速度低,生產率和栽植質量受人工投苗速度和精度的影響嚴重,不適于高速作業;撓性圓盤式移栽機在高速作業的情況下其圓盤的壽命較短,僅適用于小缽體、長莖桿的作物,通用性較差。以上這些問題制約了移栽機械在大面積移栽種植中的推廣與應用,因此特別需要研制一種栽植質量優良、栽植頻率高、通用性強、機具質量可靠、農機農藝結合更加合理的蔬菜缽苗移栽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蔬菜缽苗移栽機的栽植頻率和栽植可靠性而提供的一種蔬菜缽苗行星輪系栽植器,栽植頻率快,作業效率高,栽植質量優良,結構簡單,使用性能穩定可靠,適于不同品種不同尺寸規格的缽苗高速栽植。?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蔬菜缽苗行星輪系栽植器包括機架、輪盤驅動總成、行星齒輪架總成、移植總成;輪盤驅動總成和行星齒輪架總成固定在機架上,輪盤驅動總成和行星齒輪架總成中間設有4組移植總成;
輪盤驅動總成包括鏈輪、鏈輪軸、第一支座、驅動輪盤、銷軸;鏈輪軸通過第一支座安裝在機架上,鏈輪軸一端與驅動輪盤固定連接,鏈輪軸另一端與鏈輪?固定連接,驅動輪盤邊緣均勻設置四根銷軸;
行星齒輪架總成包括齒輪架、端蓋、第二支座、中心軸、太陽齒輪、中間齒輪軸、中間齒輪、行星齒輪、行星輪軸;中心軸一端通過第二支座固定在機架上,中心軸和鏈輪軸的軸線平行,且在同一水平內并保持一定偏心距,太陽齒輪固定在中心軸另一端;齒輪架與端蓋均為“十字”形結構,齒輪架與端蓋通過螺栓固定連接;齒輪架中心通過軸承座安裝在中心軸上,四根行星輪軸的一端通過軸承座分別安裝在齒輪架“十字”結構的四個端部,行星輪軸另一端穿過端蓋,行星輪軸中部通過軸承座安裝端蓋上,行星齒輪固定在行星輪軸上;中間齒輪軸的兩端通過軸承座分別安裝在齒輪架?、端蓋?“十字”結構的中心到端部之間,中間齒輪固定在中間齒輪軸上;太陽齒輪、中間齒輪、行星齒輪、齒輪架構成行星輪系;?
移植總成包括支承架、左銷軸、右銷軸、左鴨嘴頭、右鴨嘴頭、左開啟凸輪、右開啟凸輪、彈簧、導苗筒、苗筒架、固定桿、滾輪、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盤形凸輪;支承架的一端安裝在行星輪軸上,支承架另一端安裝在銷軸上,苗筒架固定在支承架上,導苗筒安裝在苗筒架上;左鴨嘴頭和右鴨嘴頭均為半錐體狀結構,左鴨嘴頭固連在左開啟凸輪下部,右鴨嘴頭固連在右開啟凸輪下部,左開啟凸輪、右開啟凸輪分別通過左銷軸、右銷軸與支承架鉸鏈連接,左開啟凸輪、右開啟凸輪兩側下部設有彈簧,彈簧一端連接左開啟凸輪,彈簧另一端連接右開啟凸輪,固定桿一端固定在右開啟凸輪上,固定桿另一端與第一連桿一端鉸鏈連接,第一連桿另一端連接在滾輪一側,滾輪(29)另一側連接在第二連桿一端,第二連桿另一端與支承架鉸鏈連接,盤形凸輪固定支承架內側的行星輪軸上,滾輪與盤形凸輪相接觸。
所述的行星齒輪與太陽齒輪的齒數相等。
本發明采用齒輪行星輪系傳動機構,利用凸輪驅動連桿開啟機構直接開啟栽植鴨嘴,傳動比穩定、可靠,精確控制移栽過程,栽植株距準確,不易傷苗,保證了栽植質量和成活率,解決了人工移栽過程中的株距不均,移栽效率低等缺點,適于不同品種不同尺寸規格的缽苗高速移植。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蔬菜缽苗行星輪系栽植器的主視圖;
圖2是蔬菜缽苗行星輪系栽植器的俯視圖;
圖3是蔬菜缽苗行星輪系栽植器的后視圖;
圖4是圖1的A-A左剖視圖;
圖5是圖4的B-B右剖視圖;
圖6是圖3的C-C左剖視圖;
圖7是圖2的D-D前剖視圖;
圖8是圖2的E-E后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460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