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雞的養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04564.8 | 申請日: | 2012-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965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宦海琳;周維仁;閆俊書;張康寧;徐小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濤;傅婷婷 |
| 地址: | 21001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養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畜牧養殖領域,涉及一種雞的養殖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快速雞與慢速雞的套養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肉雞生產分為2個系統:一個是以快大型肉雞為主,具有生長快、飼料轉化率高的特點,飼養期為40~60天,上市體重1.8~2.5千克,稱為快速雞,其中以愛拔益加肉雞、愛維茵肉雞、中白雞為代表;另一個是以追求肉質鮮美、色味俱全的含地方雞血統的優質雞為主,飼養期為90~120天,上市體重1.2~1.8千克,稱為慢速雞,其中江蘇及其周邊地區以雪山草雞、溧陽黃雞、狼山雞、仙居雞為代表。快速雞、慢速雞的育雛期分別是0~3周齡,0~6周齡,是飼養過程中的第一個階段。由于雛雞體形較小,且需較高的育雛溫度(30~35℃),生產過程中雛雞往往被圈養在熱源周圍,因此肉雞全進全出飼養方式(目前是通用的飼養方式)中育雛面積通常只占用雞舍全部面積的1/3~1/2,從而造成一定資源的浪費,例空圈等,而且飼養慢速雞的養殖戶較飼養快速雞在育雛階段更是造成雞舍的大部分面積空閑,雞舍面積、設備等利用效率相對較低。如今,養雞業進入微利狀態,如何提高雞舍、設備和人力的效率就成為養殖效益增加的重要技術環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養殖方式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雞的養殖方法,以提高養殖效率。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雞的養殖方法,包含(1)快速雞在慢速雞育雛的第11天,開始同雞舍分欄育雛(進苗日齡:快速雞先進苗育雛,時間上要比慢速雞提前10天,采取分欄飼養);(2)分欄飼養的快速雞與慢速雞在飼養的過程中逐步擴欄;(3)快速雞出欄后,把墊料清理、雞舍消毒,鋪上新墊料后把慢速雞轉群擴欄,進入正常的慢速雞飼養管理階段。
其中,所述的快速雞,飼養期為40~60天,優選愛拔益加肉雞、愛維茵肉雞或中白雞;所述的慢速雞,飼養期為90~120天,優選雪山草雞、溧陽黃雞、狼山雞或仙居雞。
所述的墊料厚度為2~3cm,圍欄高度為35~40cm。雞舍設施主要是小水壺和開食盤,一般100只/套。
飼養過程中慢速雞與快速雞的套養比例為3.2~4:1,雞舍每個平方多養2.5個快速雞。飼養的過程中快速雞的適宜密度:0~2周齡25只/m2,3~4周齡15~20只/m2,5~6周齡10~12只/m2,6周齡至出欄8只/m2;飼養的過程中慢速雞的適宜密度:0~2周齡30只/m2,3~4周齡25只/m2,5~8周齡15~20只/m2,9~12周齡10~15只/m2,12周齡后至出欄8~10只/m2。
飼養過程中對雞只進行免疫,免疫前后均帶雞消毒。按照慢速雞、快速雞的免疫程序分別接種疫苗,在慢速雞中后期補接新城疫疫苗,免疫前后均使用抗應激藥。
所述的抗應激藥為小蘇打、碳酸鉀或VC。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快、慢速雞分別采用分欄飼養,減少疫病傳播。
(2)快、慢速雞飼養周期不同,因此利用慢速雞飼養前期空閑的面積飼養一批快速雞,充分利用雞舍的飼養面積,提高單位面積的產出和雞舍、設備和人力的效率,增加養殖效益,每個平方多養2.5個快速雞,每棟雞舍(720平方養殖面積)增收達18.30%,提高農戶收入。
(3)把前期最大的面積讓給快速雞,能發揮快速雞的生長潛力,體重、料肉比達到最佳生產性能,出欄體重和上市率均不同程度的提高,慢速雞在中后期生長過程中,體重、料肉比均達到了單獨飼養的生產水平。
具體實施方式
下述的實施例僅就發明內容作進一步闡述,不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未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456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含有苯醚雙唑與咯菌腈的殺菌組合物
- 下一篇:一種草菇工廠化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