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PET發紋膜的制備成型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04191.4 | 申請日: | 2012-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175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欣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新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59/04 | 分類號: | B29C59/04;B29C37/00;B29L7/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13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pet 發紋膜 制備 成型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PET發紋膜的制備成型工藝。
背景技術
傳統生產工藝是:利用機械方式在PET膜表面摩擦刻絲,從而形成PET拉絲膜。然而,這種傳統生產方式,PET拉絲膜上紋理的形狀難以控制,而且在PET膜表面摩擦刻絲時,會出現PET表面的膜屑難以清理干凈的問題,影響產品的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PET發紋膜的制備成型工藝,本發明可解決傳統生產方式在PET膜表面摩擦刻絲時產生的碎屑難以清理干凈的問題。本工藝制得的PET發紋膜具有凹凸有致的立體效果,可作為高仿真不銹鋼膜在家電制造領域使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PET發紋膜的制備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PET膜的正面涂布一層無溶劑UV膠;
步驟二、將涂布無溶劑UV膠后的PET膜經過發紋模具輥和膠輥的作用力點,使所述發紋模具輥對PET膜正面的無溶劑UV膠層進行擠壓,擠壓的同時對無溶劑UV膠層進行UV固化處理,發紋模具輥上制有凹凸有致的紋理,從而將發紋模具輥上的紋理壓在無溶劑UV膠層上,待無溶劑UV膠層達到脫模硬度要求時進行脫模,脫模后繼續對無溶劑UV膠層進行UV固化處理,最終形成PET發紋膜。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一中,所述PET膜的厚度為20~100um,寬度為800~1500mm,表面張力在54dyn以上。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一中,所述無溶劑UV膠的粘度為500~1500mPa.s。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一中,在PET膜的正面涂布的這一層無溶劑UV膠的膠層厚度為3~20um。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二中,所述發紋模具輥為金屬材質,其內設置有水循環冷卻系統。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二中,所述發紋模具輥與膠輥的作用力點的壓力為9.8~39.2N。
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采用了與傳統技術完全不同的生產工藝,將傳統生產工藝中的在PET基膜上摩擦刻絲的方式改為:先在PET基膜上涂布無溶劑UV膠層,再利用發紋模具輥對無溶劑UV膠層進行擠壓,從而將發紋模具輥上的紋理壓在無溶劑UV膠層上(在無溶劑UV膠層上形成凹凸有致的紋理),最終形成PET發紋膜,該PET發紋膜具有凹凸有致的立體效果,可作為高仿真不銹鋼膜在家電制造領域使用。而且,本發明可通過制作不同花紋(紋理)的發紋模具輥,制得不同花型及紋理的產品,工藝操作方便,成型花紋一致性控制容易、精度高,克服了以往機械摩擦刻絲工藝中紋理控制難、碎屑清理難及花紋單一的缺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PET發紋膜的制備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厚20~100um、寬800~1500mm的PET膜(PET原膜)正面涂布一層厚3~20um的無溶劑UV膠(即無溶劑型紫外光固化膠,其粘度最好在500~1500mPa.s之間),從而在PET膜正面形成無溶劑UV膠層。所述PET膜的表面張力最好在54dyn以上。
步驟二、將涂布無溶劑UV膠后的PET膜經過發紋模具輥和膠輥的作用力點,使所述發紋模具輥對PET膜正面的無溶劑UV膠層進行擠壓,擠壓的同時對無溶劑UV膠層進行UV固化處理。發紋模具輥上制有凹凸有致的紋理,從而將發紋模具輥上的紋理壓在無溶劑UV膠層上(在無溶劑UV膠層上形成細致的發絲紋理),待無溶劑UV膠層達到脫模硬度要求時進行脫模(即:將PET膜從發紋模具輥上分離下來),脫模后繼續對無溶劑UV膠層進行UV固化處理,使無溶劑UV膠層達到產品要求的硬度,最終得到PET發紋膜,得到的PET發紋膜上的發絲紋理與真正不銹鋼拉絲板的發絲紋理非常接近。
所述發紋模具輥為金屬材質,其內設置有水循環冷卻系統,水溫控制在25℃以下。發紋模具輥與膠輥的作用力點的壓力為9.8~39.2N。
申請人采用上述工藝方法,分別利用厚度為30um、31um和32um的PET原膜制備出了三張PET發紋膜,這三張PET發紋膜的性能檢測結果見下表:
上表中,對于產品“耐熱性”的檢測方法為:將試片放入150℃高溫箱內,放置1小時,試驗完后與試驗前試片比較色差,受熱前后ΔE≤1.0。
當然,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人們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主要技術方案的精神實質所做的等效變換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新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新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419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