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土壤毛細管滲濾水處理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04155.8 | 申請日: | 2012-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183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慧;張劉琴;關員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國環環境檢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129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土壤 毛細管 滲濾 水處理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水處理系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土壤毛細管滲濾水處理工藝。
?
背景技術
隨著旅游及房地產業在我國的發展,大批旅游景點、療養院、別墅、?居民區興建起來。但是這些設施在解決了供水問題之后,由于種種原因,往往未能夠將其下水道與市政排水系統相連接,大量生活污水排入附近的河道,造成嚴重的水環境污染,甚至威脅到水源地的安全。因此,必須采取工程措施來解決此類水污染問題。
污水土壤毛細管滲濾是一種就地污水處理技術,它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動物、微生物、植物以及土壤的物理、化學特性將污水凈化。由于利用了土壤的自然凈化能力,因而具有基建投資低、運轉費用少、操作管理簡便等優點。同時還能夠利用污水中的水肥資源,把污水處理與綠化相結合,美化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然而生活污水在直接使用土壤過濾處理時,由于污水中固體物、懸浮物較多,土壤處理能力有限,因此有必要設計新的土壤毛細管滲濾水處理工藝。
?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通過生活污水預處理提高污水土壤滲濾處理效果、通過在污水處理前檢測污染物濃度以便于調節處理工藝參數的土壤毛細管滲濾水處理工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土壤毛細管滲濾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污水處理前檢測污水中污染物濃度;通過水解池或化糞池對生活污水進行預處理,再通過污水輸送進入地下滲濾系統進行污染物清除;出水時由監測裝置檢測污染物濃度。
前述的壤毛細管滲濾水處理工藝,預處理、地下滲濾步驟的工藝參數根據污水處理前檢測到的污染物濃度調節。
本發明通過水解池或化糞池對生活污水進行預處理,污水經厭氧發酵作用,降低了污染物負荷,有利于進一步凈化和利用;通過在污水處理前檢測污水中污染物濃度,可靈活調節預處理、地下滲濾步驟的工藝參數,以便尋找到最適處理時間、地下滲濾時布水流速等。
?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方案、技術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土壤毛細管滲濾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污水處理前檢測污水中污染物濃度;通過水解池或化糞池對生活污水進行預處理,再通過污水輸送進入地下滲濾系統進行污染物清除;出水時由監測裝置檢測污染物濃度;預處理、地下滲濾步驟的工藝參數根據污水處理前檢測到的污染物濃度調節。
污水首先進入預處理設施,通常使用的預處理設施有水解池和化糞池等。污水經厭氧發酵作用,其中的有機物得到部分分解,降低了污染物負荷,也提高了污水中速效養分的含量,有利于進一步凈化和利用。預處理后的污水經過水泵提升通過管道輸送至滲濾系統。在配水系統控制下,污水經布水管分配到每條滲濾溝中。污水在滲濾溝中通過礫石層的再分布,在土壤毛細作用下上升至植物根區。污水經過土壤的物理、化學作用和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以及植物吸收利用后得到處理和凈化。
本發明通過水解池或化糞池對生活污水進行預處理,污水經厭氧發酵作用,降低了污染物負荷,有利于進一步凈化和利用;通過在污水處理前檢測污水中污染物濃度,可靈活調節預處理的反應時間、布水管水流速度等參數。
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國環環境檢測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國環環境檢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415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