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補脾止瀉的中藥制劑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03491.0 | 申請日: | 2012-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981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范方;姜健;溫小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民族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8 | 分類號: | A61K36/8998;A61K36/9068;A61P1/12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畢進;李馨 |
| 地址: | 1166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止瀉 中藥 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補脾止瀉的中藥制劑,屬于中藥制藥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現代人的飲食過于肥甘厚膩導致人體消化功能紊亂,加上學習、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大,情緒上的波動過頻過大,人的情志變化又與肝的疏泄功能關系非常密切,情志過極則會傷肝從而份脾導致泄瀉。從臨床上來看,肝郁脾虛導致的泄瀉病人越來越多,其中脾虛泄瀉在小兒泄瀉中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目前,西醫多采用黃連素、抗生素等進行對癥治療,不僅容易產生耐藥性,而且治療效果不理想,容易復發。另外,就目前所使用的治療腹瀉的中藥來看,仍存在治療效果不理想、療程長、起效慢等缺點。因此研究一種服用方便、起效迅速、療效好的用于補脾止瀉的中藥是非常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療程短、起效快、治愈率高的用于補脾止瀉的中藥制劑。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用于補脾止瀉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使用的中藥原料包括:馬齒莧、炒山藥、焦三仙、麩炒芡實、苜蓿、土炒白術、麩炒蒼術、蜜炒防風、土炒當歸、澤瀉、白芍、車前子和甘草。
馬齒莧味甘、酸,性寒,歸心、肝、脾、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祛濕止帶、散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等功效。用于治療痢疾、腸炎、腎炎、產后子宮出血、便血、乳腺炎等。
炒山藥味甘,性平,歸肺、脾、腎經。具有滋陰利濕、補腎脾胃的功效。用于治療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白帶過多等。
焦三仙是焦神曲、焦山楂、焦麥芽三種中藥配伍的統稱。焦神曲味甘、辛,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消食調中的作用,用于治療飲食停滯、胸痞腹脹、嘔吐瀉痢、產后瘀血腹痛、小兒腹大堅積。焦山楂味甘、酸,性微溫,歸睥、胃、肝經,具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收斂止痢的作用,用于治療肉積痰飲、痞滿吞酸、瀉痢腸風、腰痛疝氣、產后兒枕痛、惡露不盡、小兒乳食停滯。焦麥芽味甘,性平,歸脾、胃經,具有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的作用,用于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乳汁郁積、乳房脹痛、婦女斷乳。三味中藥配伍,具有消食健脾、活血散瘀的功效,適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痞脹滿等癥。
麩炒芡實味甘、澀,性平,歸脾、腎經。具有健脾止瀉、祛濕止帶的功效。用于治療老幼脾腎虛熱及久痢、小便頻數、夢遺漏精、精滑不禁等。
苜蓿味苦,性平,歸脾、胃、腎經。具有整腸健胃、消食健脾的功效。用于治療尿結石、膀胱結石、水腫、淋癥、消渴等癥。
土炒白術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用于治療脾氣虛弱、神疲乏力、食少腹脹、大便溏薄、水飲內停、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溫痹酸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
麩炒蒼術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經。具有健脾燥濕、溫經止痛、溫中止瀉的功效。用于脘腹脹滿、泄瀉、水腫、風濕痹痛、風寒感冒。
蜜炒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具有健脾利濕、升清止瀉的功效。用于治療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風濕痹痛、骨節酸痛、腹痛泄瀉、腸風下血、破傷風、風疹瘙癢、瘡瘍初起。
土炒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便溏癥。
澤瀉味甘、淡,性寒,歸腎、膀胱經。具有利濕祛濁而不傷陰的功效。用于治療小便不利、熱淋澀痛、水腫脹滿、泄瀉、痰飲眩暈、遺精。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經、脾經。具有緩中止痛、斂陰收汗的功效。用于治療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自汗、盜汗、脅肋脘腹疼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
車前子味甘、淡,性微寒,歸肺經、肝經、腎經、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滲濕通淋、清肝明目的功效。用于治療小便不利、淋濁帶下、水腫脹滿、暑濕瀉痢、目赤障翳、痰熱咳喘。
甘草味甘,性平,歸十二經。具有健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用于治療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痛疽瘡瘍、胃腸道潰瘍以及解藥毒、食物中毒等。
上藥諸藥合用,共奏健脾止瀉、清熱化濕之功效。
上述各中藥原料的質量份數優選如下:馬齒莧50-60份、炒山藥20-30份、焦三仙25-30份、麩炒芡實18-20份、苜蓿15-18份、土炒白術15-18份、麩炒蒼術15-18份、蜜炒防風10-12份、土炒當歸8-10份、澤瀉8-10份、白芍8-10份、車前子8-10份、甘草6-10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民族學院,未經大連民族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34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企業內部信息系統
- 下一篇:一種農作物秸稈切碎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