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保持活性污泥處理系統中顆粒物濃度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03057.2 | 申請日: | 2012-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085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書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翰明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00 | 分類號: | C02F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保持 活性污泥 處理 系統 顆粒 濃度 方法 | ||
1、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境保護范疇的污水處理領域
2、背景技術
一般認為污水的生化處理系統不應包含較多的顆粒物,因為顆粒物的存在會導致泵和管道的磨損,所以設計中總是盡可能將顆粒物排出反應系統,不會專門保持顆粒物的濃度。
但是這些設計者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當顆粒物表面附著了生物膜的時候,對泵類和管道的磨損將大大降低,同時這些附著了生物膜的顆粒物將有助于活性污泥的沉降并有助于提高反應器中的有效污泥濃度、降低污泥指數。
3、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維持活性污泥生化處理系統的顆粒物濃度。
保持生化反應器顆粒物的濃度,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減少排出外排剩余污泥的顆粒物濃度。
對于連續生化處理系統,可以在泥水混合物進入二沉池前設置旋流裝置,旋流器的旋轉可以是水平旋轉或者垂直旋轉,旋流器的上部出水進入二沉池,而底部含有較多顆粒物的泥水混合物返回生化處理反應器;或者在污泥回流井中提高剩余污泥泵的安裝高度,將頂部顆粒物較少的污泥排出,而底部顆粒物濃度較高的泥水混合物返回生化反應器。
對于間歇反應器,譬如SBR、CASS或者CAST等,可以將剩余污泥排放口設在較高的位置,因此外排剩余污泥的顆粒物濃度將隨之降低。
無論間歇或者連續反應器,在正常的剩余污泥排出后,設置一個二次分離裝置,分離出的顆粒物濃度較低的泥水混合物排出生化處理系統,顆粒物濃度較高泥水混合物返回生化反應器。
以上所說的剩余污泥排出生化反應器,包含了將剩余污泥直接排放、濃縮、脫水外運,或者將其送入前置物化處理單元,與原水混合后共同沉降分離進而濃縮、脫水外運。
4、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一:
對連續生化處理系統,在曝氣池的末端設置一個旋流器,旋流器的結構類似于曝氣沉砂池,底部顆粒物較多的泥水混合物返回生化反應器的缺氧段或者好氧段,此部分返回的泥水混合物可以代替A/O反應器的混合液回流,頂部泥水混合物進入二沉池。
實施方式二:
對連續生化處理系統,在二沉池后的污泥回流井中,將剩余污泥排出的進口高度提高,從而降低外排剩余污泥的顆粒物濃度。
實施方式三:
外購平均粒徑小于0.5mm的無機顆粒物,將其補充至生物反應器,從而維持反應器的顆粒物濃度。
實施方式四:
無論連續或者間歇反應器,正常排出反應器的剩余污泥再設置一個二次分離裝置,分離出的顆粒物濃度較低的泥水混合物排出生化處理系統,可以根據需要將顆粒物濃度較高泥水混合物返回生化反應器。
實施方式五:
對連續生化處理系統,在曝氣池的末端設置一個旋流器,旋流器的結構類似于曝氣沉砂池,底部顆粒物較多的泥水混合物返回生化反應器的缺氧段或者好氧段,此部分返回的泥水混合物可以代替A/O反應器的混合液回流,頂部泥水混合物進入二沉池。
在污泥回流井中,設置兩個剩余污泥排放口,其中一個設在回流井底部,另一個排放口的進口中心高度高于回流污泥的進水口的中心1.0米,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開啟其中一個或兩個排放口,以獲得合適的顆粒物濃度。
實施方式六:
在每個SBR反應器中設置兩個剩余污泥排放口,一個位于池底,一個管中心位于高于池底0.6米的位置,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開啟其中一個或兩個排放口,以獲得合適的顆粒物濃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翰明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鄭州翰明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305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