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經組合生物膜過程深度脫氮的污水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02504.2 | 申請日: | 2012-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899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秀榮;王利鵬;陳善佳;楊娜;徐文璐;胡園園;丁毅;黃華;艾奇峰;陳鷺;杜威;孫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葉敏華 |
| 地址: | 200237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合 生物膜 過程 深度 污水處理 方法 | ||
1.一種經組合生物膜過程深度脫氮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限氧生物膜反應器及缺氧生物膜反應器串聯;
(2)調節限氧生物膜反應器內的溶解氧、污水停留時間及生物固體停留時間,在限氧生物膜反應器內實現短程硝化、部分全程硝化及同時硝化反硝化脫氮,控制限氧生物膜反應器出水中氨氮與亞硝酸鹽氮含量比接近1∶1;
(3)調節缺氧生物膜反應器內污水停留時間及生物固體停留時間,在缺氧生物膜反應器內對污水進行異養反硝化脫氮及厭氧氨氧化脫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經組合生物膜過程深度脫氮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在限氧生物膜反應器中的停留時間為4~6h,生物固體在限氧生物膜反應器中的停留時間為7~10天;所述的污水在缺氧生物膜反應器中的停留時間為10h,生物固體在缺氧生物膜反應器中的停留時間為30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經組合生物膜過程深度脫氮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為低有機物濃度、低碳氮比污水,污水中氮主要存在形態為氨氮與有機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經組合生物膜過程深度脫氮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有機物濃度是指COD含量為80~150mg/L,所述的低碳氮比是指COD/TN為2.5~4.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經組合生物膜過程深度脫氮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氧生物膜反應器包括集泥斗、配水配氣室、進水管、進氣管、承托層、濾層及出水區,所述的集泥斗設在反應器底部,所述的配水配氣室設在集泥斗上部,所述的進水管及進氣管設在配水配氣室兩側,污水及空氣經進水管及進氣管進入反應器,所述的濾層經承托層支撐在配水配氣室的上部,所述的出水區設在濾層的上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經組合生物膜過程深度脫氮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氧生物膜反應器包括集泥斗、配水配氣室、進水管、反沖洗氣管、承托層、濾層及出水區,所述的集泥斗設在反應器底部,所述的配水配氣室設在集泥斗上部,所述的進水管及反沖洗氣管設在集泥斗兩側,污水經進水管進入反應器,所述的濾層經承托層支撐在配水配氣室的上部,所述的出水區設在濾層的上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經組合生物膜過程深度脫氮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氧生物膜反應器濾層內的濾料為頁巖陶粒,該頁巖陶粒的粒徑為3~5mm,其化學成分包括SiO2、Al2O3及Fe2O3。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經組合生物膜過程深度脫氮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氧生物膜反應器濾層內的濾料為煤質顆粒活性炭,該煤質顆粒活性炭的粒徑為4~6mm,中孔發達。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經組合生物膜過程深度脫氮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氧生物膜反應器對污水過濾時采用氣、水同向的升流模式,缺氧生物膜反應器對污水過濾時采用水升流模式.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經組合生物膜過程深度脫氮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連續水沖、間歇氣沖的方式對限氧生物膜反應器中的頁巖陶粒及缺氧生物膜反應器中的顆粒活性炭上的生物膜進行更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理工大學,未經華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250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