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排式全向輪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02378.0 | 申請日: | 2012-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03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周建軍;陳駿;傅丹丹;明瑞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B19/12 | 分類號: | B60B19/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軍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排式 全向 | ||
1.?多排式全向輪,包括外輪轂支架(1),內輪轂支架(2),支撐軸(3),紡錘體從動輪(4)和緊固蓋板(5),其特征在于:外輪轂支架(1)與內輪轂支架(2)成22.5度角錯開,兩者通過輪轂中心凸臺直接配合聯接,外輪轂支架(1)和內輪轂支架(2)的U型槽內安裝支撐軸(3),支撐軸(3)兩兩連接形成正八邊形軸鏈,軸鏈連接處通過緊固蓋板(5)固定,每根支撐軸(3)上安裝紡錘體從動輪(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排式全向輪,其特征在于:外輪轂支架(1)與內輪轂支架(2)的邊緣處均開有U型槽,用于安裝支撐軸(3),U型槽內部和內輪轂支架(2)、外輪轂支架(1)末梢均開有螺孔,分別用來固定支撐軸(3)和緊固蓋板(5);外輪轂支架(1)和內輪轂支架(2)在輪轂中心位置有凸臺結構,內輪轂支架(2)的前端凸臺能夠伸入到外輪轂支架(1)的后端凸臺,形成裝配和定位關系;外輪轂支架(1)和內輪轂支架(2)在支架圓周上均勻分布四個圓柱凸臺結構,外輪轂支架(1)與內輪轂支架(2)通過這四個圓柱凸臺結構直接配合聯接,并用螺栓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排式全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輪轂支架(1)與內輪轂支架(2)上開有四個圓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排式全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軸(3)兩端呈扁平狀,并開有螺孔,可兩兩首尾相接,八根支撐軸(3)相互連接形成正八邊形軸鏈結構,相鄰支撐軸之間的夾角為135度,支撐軸(3)與支撐軸(3)的連接處通過M1.6螺釘(7)固定在內輪轂支架(2)、外輪轂支架(1)的U型槽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排式全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緊固蓋板(5)呈扇形,并帶有倒鉤結構,倒鉤處與輪轂支架的末梢端相連接,緊固蓋板(5)窄端開有通孔,通過M3螺釘(6)固定在內輪轂支架(2)、外輪轂支架(1)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排式全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紡錘體從動輪(4)由滑動軸承(8),軸承套(9),紡錘體外圈(10)組成,滑動軸承(8)內側與支撐軸(3)連接,滑動軸承(8)外側連接軸承套(9),軸承套(9)與紡錘體外圈(10)相連,紡錘體外圈(10)和軸承套(9)采用橡膠硫化一體結構,紡錘體外圈(10)兩側分別與滑動軸承(8)的擋邊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237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間距可調式壓輥
- 下一篇:制備多糖衍生物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