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縫紉機機架高度調節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01960.5 | 申請日: | 2012-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331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戴國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江市曉昱噴氣織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5B75/00 | 分類號: | D05B7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21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縫紉機 機架 高度 調節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縫紉機部件,尤其涉及一種縫紉機機架高度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縫紉機是用一根或多根縫紉線,在縫料上形成一種或多種線跡,使一層或多層縫料交織或縫合起來的機器,一般由機頭、機架、傳動和附件組成。現有縫紉機機架的腳墊延伸至機架外,可將機架腳墊設置在地面上。但是卻存在如下缺點:1、增大了機架的長度,增加了產品運輸的難度,特別是采用集裝箱運輸時,由于機架腳墊的外延,使縫紉機所占用的集裝箱的空間加大;2、不便于不同高矮的人的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縫紉機機架高度調節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縫紉機機架高度調節裝置,包括臺板、設置在臺板上的機頭以及固定在臺板下端面的支撐組件,所述支撐組件包括上支撐柱與下支撐框,所述上支撐柱的兩側開有凹槽,所述下支撐框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兩端的縱向桿,所述縱向桿的兩相對內側固定有凸起,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凹槽內。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縫紉機機架高度調節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凹槽、凸起都均勻交錯設置。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縫紉機機架高度調節裝置進一步包括相鄰所述凹槽之間的距離等于相鄰所述凸起之間的距離。
本發明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結構簡單,可使上支撐柱與下支撐框之間的相對高度進行升或者降,給不同身材的人使用帶來方便,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和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臺板,2、機頭,3、支撐組件,4、上支撐柱,5、下支撐框,6、凹槽,7、底座,8、縱向桿,9、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1所示,一種縫紉機機架高度調節裝置,包括臺板1、設置在臺板1上的機頭2以及固定在臺板1下端面的支撐組件3,所述支撐組件3包括上支撐柱4與下支撐框5,所述上支撐柱4的兩側開有凹槽6,所述下支撐框5包括底座7、固定在底座7兩端的縱向桿8,所述縱向桿8的兩相對內側固定有凸起9,所述凸起9卡入所述凹槽6內。
為了節省勞動強度和勞動時間,所述凹槽6、凸起9都均勻交錯設置。相鄰所述凹槽6之間的距離等于相鄰所述凸起9之間的距離,使凸起9卡入凹槽6。
本發明使用時,當操作人比較矮時,移動下支撐框5,使凸起9卡入上支撐柱4中處于比較高位置的凹槽6內,縮小下支撐框5與上支撐柱4之間的相對高度;當操作人比較高時,移動下支撐框5,使凸起9卡入上支撐柱4中處于比較低位置的凹槽6內,延長下支撐框5與上支撐柱4之間的相對高度。當需要裝箱時,可使凸起9卡入上支撐柱4中最上面的凹槽6內,使機架處于最矮的高度,使縫紉機所占用的集裝箱的空間減小。
以上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技術性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江市曉昱噴氣織造有限公司,未經吳江市曉昱噴氣織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196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水體生態修復的系統
- 下一篇:一種開放式水體生態綜合治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