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砌體建筑豎向無粘結預應力抗震加固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01187.2 | 申請日: | 2012-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47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E04B1/9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2***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豎向 粘結 預應力 抗震 加固 結構 | ||
1.一種砌體建筑豎向無粘結預應力抗震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在被加固的墻體(11)兩側分別豎向布置無粘結預應力筋(1),在被加固的墻體(11)頂部設置壓頂梁或墻頂傳力墊塊(8),無粘結預應力筋(1)張拉端錨固于壓頂梁(8)或墻頂傳力墊塊上;在被加固的墻體(11)基礎部位設置基礎傳力墊塊(14),無粘結預應力筋(1)固定端錨固于基礎傳力墊塊(14)上,通過施加預應力使加固墻體(11)的抗震能力大幅度提高。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砌體建筑豎向無粘結預應力抗震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當采用壓頂梁(8)時,無粘結預應力筋(1)通過墻頂錨固傳力裝置(6)固定于壓頂梁上,所述墻頂錨固傳力裝置(6)包括一U型鋼槽(61),壓頂梁(8)上端固定在U型鋼槽(61)中,壓頂梁下端與頂層屋面板(9)頂面緊密貼合保證預應力可靠地傳遞給被加固的墻體;壓頂梁通過固定筋(81)與屋面板(9)固定連接,固定筋(81)一端位于被加固的墻體中,固定筋(81)另一端位于壓頂梁中,固定筋(81)中間穿過屋面板(9)。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砌體建筑豎向無粘結預應力抗震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當采用墻頂傳力墊塊時,無粘結預應力筋(1)直接錨固于墻頂傳力墊塊上,墻頂傳力墊塊底面應與頂層屋面板頂面緊密貼合,保證預應力可靠地傳遞給被加固的墻體。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砌體建筑豎向無粘結預應力抗震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頂梁或墻頂傳力墊塊(8)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預制鋼筋混凝土結構或鋼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砌體建筑豎向無粘結預應力抗震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無粘結預應力筋(1)固定端通過固定端錨具(16)直接錨固于基礎傳力墊塊(14)中,基礎傳力墊塊(14)設置于基礎部位的穿墻洞中,其中基礎傳力墊塊(14)軸線與墻體軸線重合,基礎傳力墊塊(14)頂面應與穿墻洞的頂面緊密貼合,保證預應力可靠地傳遞給被加固的墻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砌體建筑豎向無粘結預應力抗震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礎傳力墊塊(14)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142)或鋼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砌體建筑豎向無粘結預應力抗震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錨具(16)上方的無粘結預應力筋(1)還連接有螺旋筋(141)。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項所述砌體建筑豎向無粘結預應力抗震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粘結預應力筋(1)為外包防腐潤滑脂和聚乙烯護套的無粘結高強低松弛鋼絞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砌體建筑豎向無粘結預應力抗震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加固的墻體(11)包括地面上的被加固墻體(11)和地面下的被加固墻體(11),在屋面板(9)和樓板(12)上開有供無粘結預應力筋(1)通行的穿孔,所述屋面板(9)和所述樓板(12)上的穿孔與所述無粘結預應力筋(1)之間的間隙采用高強砂漿或灌漿料填實。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砌體建筑豎向無粘結預應力抗震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加固的墻體(11)為采用燒結普通黏土磚、燒結多孔黏土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或料石采用砂漿砌筑形成的砌體墻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118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PCT/CRP聯合檢測用膠體金試紙條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軸承座密封儲料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