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鋼絲繩隔振器的壓緊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01066.8 | 申請日: | 2012-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996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成龍;葉俊;邱小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市宏源彈性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0 | 分類號: | 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紅梅 |
| 地址: | 21412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絲繩 隔振器 壓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鋼絲繩隔振器裝配過程中繞制結束后用來減小夾板間隙的裝置,尤其是一種鋼絲繩隔振器的壓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螺釘夾緊式鋼絲繩隔振器在裝配過程中沒有專用的設備或裝置用來緊固螺釘,僅僅依靠手工扳手或螺絲刀來收緊螺釘緊固夾板非常困難,在兩片夾板之間會產生一個較大的間隙,從而影響隔振器的性能及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以使鋼絲繩更加牢固可靠、增加產品質量和可靠性的鋼絲繩隔振器的壓緊裝置。
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鋼絲繩隔振器的壓緊裝置,它包括第一上楔塊、第一下楔塊、第二上楔塊與第二下楔塊,第一上楔塊與第一下楔塊通過斜面配合,第二上楔塊與第二下楔塊通過斜面配合,在第一上楔塊與第一下楔塊的對應位置上均開設有操作通孔,在第二上楔塊與第二下楔塊的對應位置上均開設有操作通孔,第一上楔塊與第二上楔塊通過螺桿與螺母固定,在第二下楔塊上安裝有定位銷,在第一下楔塊與第二下楔塊之間通過定位銷安裝有鋼絲繩隔振器繞制芯模。
所述的操作通孔為長圓形的腰形孔。
本發明可減小或者消除隔振器夾板的間隙,使鋼絲繩更加牢固可靠,增加產品質量和可靠性。本發明操作簡便,結構緊湊;成本低廉,使用壽命較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本發明主要由第一上楔塊1、第一下楔塊2、第二上楔塊3、第二下楔塊4、螺桿5、螺母6、定位銷7、鋼絲繩隔振器繞制芯模8與操作通孔9等部件構成。
該鋼絲繩隔振器的壓緊裝置,它包括第一上楔塊1、第一下楔塊2、第二上楔塊3與第二下楔塊4,第一上楔塊1與第一下楔塊2通過斜面配合,第二上楔塊3與第二下楔塊4通過斜面配合,在第一上楔塊1與第一下楔塊2的對應位置上均開設有操作通孔9,在第二上楔塊3與第二下楔塊4的對應位置上均開設有操作通孔9,第一上楔塊1與第二上楔塊3通過螺桿5與螺母6固定,在第二下楔塊4上安裝有定位銷7,在第一下楔塊2與第二下楔塊4之間通過定位銷7安裝有鋼絲繩隔振器繞制芯模8。
所述的操作通孔9為長圓形的腰形孔。
當壓機作用力在第一上楔塊1和第二上楔塊3的時候,垂直向下的壓力通過斜面傳遞給第一下楔塊2和第二下楔塊4,使第一下楔塊2和第二下楔塊4在水平方向產生分力來壓緊鋼絲繩隔振器繞制芯模8上的兩夾板之間的空隙,然后在操作通孔9處再次緊固螺釘,使鋼絲繩隔振器繞制芯模8上的兩夾板裝配緊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市宏源彈性器材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市宏源彈性器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10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自動停車臂控制系統
- 下一篇:氯霉素在制備治療惡性漿細胞疾病藥物中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