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溫超導雙面帶材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00260.4 | 申請日: | 2012-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510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24 |
| 發明(設計)人: | 熊杰;陶伯萬;夏鈺東;李言榮;張飛;趙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B12/00 | 分類號: | H01B12/00;H01B1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專利事務所 51215 | 代理人: | 劉勛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溫 超導 雙面 制備 方法 | ||
1.高溫超導雙面帶材,其特征在于,在金屬基帶的正反兩面都設置有過渡層,過渡層以外為超導層,超導層以外為保護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溫超導雙面帶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基帶為Ni或Ni合金雙軸織構基帶。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溫超導雙面帶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層為三層結構,各層材質為CeO2/YSZ/CeO2或Y2O3/YSZ/CeO2或CeO2/La2Zr2O7,YSZ為釔穩氧化鋯,Y的摻雜量為3-5%。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溫超導雙面帶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層為單層材質結構,材質為CeO2或SrTiO3或La2Zr2O7或LaMnO3。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溫超導雙面帶材,其特征在于:所述YBCO薄膜層的厚度大于500nm小于4μ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溫超導雙面帶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層為Ag或Cu。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溫超導雙面帶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層的厚度大于1μm小于2μm。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溫超導雙面帶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1)在金屬基帶的兩面同時制備具有雙軸織構的單層或多層過渡層;
(2)在步驟(1)所述過渡層上兩面同時制備YBCO超導薄膜層;
(3)在步驟(2)所述過渡層上兩面同時制備保護層。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溫超導雙面帶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1)為:將具有立方織構的金屬鎳鎢合金基片用酒精丙酮1:1混合溶液進行超聲清潔;將清潔后的樣品放入濺射沉積腔體中,抽真空至背底真空小于5×10-4Pa;采用輻射加熱至650°C,充入Ar+4%H2混合氣體2Pa,H2O蒸汽2×10-3Pa;以金屬Y、Y的含量為5%的Y/Zr合金、Ce金屬為靶材,采用直流反應磁控濺射技術,濺射功率為60W,采用對靶方式在基片兩面依次生長50nm厚度Y2O3種子層、100nm厚度YSZ阻擋層、50nm厚度CeO2模板層薄膜,完成過渡層的制備;
步驟(2)為:將步驟(1)中樣品放入直流濺射真空腔中,背底真空小于1Pa,輻射加熱方式升溫至700°C,氧壓10Pa,氬壓20Pa,以Φ60mm直徑YBCO圓片為靶材,采用直流濺射技術,濺射功率100W,濺射時間13h,兩面同時生長約2.5μm厚度的YBCO膜層,濺射完成后,充氧至1atm,降溫至450°C,保溫30分鐘后隨爐冷卻到室溫,完成超導層的制備;
步驟(3)為:將步驟(2)得到的樣品放入熱蒸發真空腔體中,Ag絲用酒精清洗放入鎢舟中,背底真空小于5×10-4Pa,蒸發電流20A,蒸發時間3分鐘后,關閉蒸發電流至0,關閉擴散泵和機械泵,并取出鍍件,完成樣品的制備。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溫超導雙面帶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1)為:將具有立方織構的金屬鎳鎢合金基片用酒精丙酮1:1混合溶液進行超聲清潔,將清潔后的樣品放入濺射沉積腔體中,抽真空至背底真空小于5×10-4Pa;采用輻射加熱至650°C,充入Ar+4%H2混合氣體2Pa,H2O蒸汽2×10-3Pa;以金屬Y、Y的含量為5%的Y/Zr合金、Ce金屬為靶材,采用直流反應磁控濺射技術,濺射功率為60W,采用對靶方式在基片兩面依次生長厚度為50nmY2O3種子層、100nmYSZ阻擋層、50nmCeO2模板層薄膜,完成過渡層的制備;
步驟(2)為:將兩面已沉積有CeO2/YSZ/Y2O3過渡層的樣品放入MOCVD真空腔中,背底真空小于1Pa,輻射加熱方式升溫至900°C;將金屬有機源Y(thmd)3,Ba(thmd)2,和Cu(thmd)2以1:2:3的摩爾比例混合溶解在四氫呋喃有機溶劑配成前驅體溶液,通過蠕動泵壓入蒸發皿中,在300°C溫度下實現閃蒸;通過220Pa的Ar氣作為載氣經輸運管道運輸到反應腔,在輸運管道中有機源蒸汽與200Pa的1:1比例O2和N2O混合氣體進行混合,通過噴口噴射到基片兩面;完成YBCO薄膜沉積后,充氧至1atm,降溫至450°C,保溫30分鐘后隨爐冷卻到室溫,完成超導層的制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026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