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氨法脫硫煙氣排放監測分析機構前置伴熱氨吸收法及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97769.8 | 申請日: | 2012-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67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賴瑞芳;謝燕武;鄭芳;歐建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智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G01N1/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6013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脫硫 煙氣 排放 監測 分析 機構 前置 伴熱氨 吸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氨法脫硫煙氣在線監測系統(CEMS)控制技術,特別是氨法脫硫煙氣排放監測分析機構前置伴熱氨吸收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火電廠氨法脫硫是指以氨基物質作吸收劑,脫除煙氣中的SO2并回收副產物(亞硫酸(氫)銨)的濕式煙氣脫硫工藝。稱氨法。
氨法煙氣脫硫以SO2和NH3的反應為基礎,其第一步反應:?
SO2+H2O+NH3?→(NH4)HSO3
脫硫的中間產物為亞硫酸(氫)銨吸收液,可用于不同的方法處理獲得不同的產品,從而形成不同的脫硫方法。其中較為成熟的為氨-石膏法,氨-亞硫酸銨法和氨-硫酸氨法。采用氨法脫硫方法中,吸收原理和過程是相同的,不同在于對吸收液的處理方法和工藝管線。氨法吸收SO2的原理如下:
當氨投入量較少時發生第一步反應(1):
SO2+H2O+NH3?→(NH4)HSO3----------------------------(1)
當氨投入量較多時發生第二步反應(2):
SO2+H2O+2NH3?→(NH4)2SO3----------------------------(2)
在吸收過程中(NH4)HSO3?對SO2不具有吸收能力,隨著吸收過程的進行,(NH4)2SO3將不斷吸收SO2+H2O發生第三步反應(3):
SO2+H2O+(NH4)2SO3?→(NH4)HSO3--------------------(3)
隨著吸收液中的(NH4)HSO3濃度的增大,吸收液吸收能力下降,此時需向吸收液中補充氨,使(NH4)HSO3轉變為(NH4)2SO3,以保證吸收的能力。因此氨法吸收是利用(NH4)2SO3吸收SO2,補充氨是用于保持吸收液中的(NH4)2SO3的一定濃度。
由于受NH3投入過量等工藝和操作等因素影響,NH3的揮發性引起在凈煙氣中存在未參與吸收反應的NH3,因此脫硫后煙氣中攜帶游離NH3,氨水脫硫煙氣中含有NH3、SO2、H2O、CO2、CO、NOX、O2等多種組分,脫硫后的煙氣(溫度55-60℃)經脫水除霧后進入煙道由煙囪排放。
煙氣采樣檢測,排放的煙氣首先被抽氣泵抽取部分進入CEMS系統的采樣探頭粉塵過濾氨氣吸收后,管路流經分析機構,在分析機構中通過氣水分離器使煙氣降到室溫,游離出水,氣水分離器將氣、水分開,通過蠕動泵將水排出,接著氣體通過第一級制冷器對樣氣快速制冷,蠕動泵將冷凝水排出,再通過F1保護過濾器除塵后經過三通電磁閥,三通的一路是分析儀自動標定時外部空氣經F2過濾器后經過此閥,另一路進入第二級制冷器進一步除濕,除濕后的氣體經抽氣泵采出,接下經一手動三通閥,其中一路可通過它注入標樣氣體來校準分析儀,另一路將符合分析儀器要求的超凈、恒溫、流量穩定的樣氣、連續不斷送入分析器,以測量SO2、O2、NOX等組分,檢測是否達到排放標準,檢測后廢氣從分析機構中出排出室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智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智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9776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