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兩維傳感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96579.4 | 申請日: | 2012-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214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明(設計)人: | 鄧林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南洋傳感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L1/04 | 分類號: | G01L1/04 |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華 |
| 地址: | 3132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傳感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傳感器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兩維傳感器。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傳感器各式各樣,但傳感器上功能比較單一,只能測試一個方向(Z軸或Y軸)上的力。日常操作人員在測試完一個方向上的力,還要重新換上另一款傳感器來測試另一個方向上的力,這也往往會給操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帶來錯誤,使得操作人員的工作難度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測試兩個不同方向上力功能的兩維傳感器;因此,它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兩維傳感器,它包括上端彈性體和下端彈性體,上端彈性體包括上端固定端、上端承壓端和上端應變區,所述上端應變區設有上端應變計和上端密封膠;下端彈性體包括下端固定端、下端承壓端和下端應變區;所述下端應變區設有下端應變計和下端密封膠;所述的上端固定端與下端固定端固定連接;所述的上端承壓端與下端承壓端之間設有間隙;所述上端應變區與下端應變區互相垂直;在上端彈性體與下端彈性體上分別開設有上端固定孔、下端固定孔。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上端承壓端與下端承壓端之間的間隙是從上端承壓端延伸至上端固定端處。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上端固定端與下端固定端呈一體制造。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的上端應變區開設在上端彈性體的上表面;所述的下端應變區開設在下端彈性體的側面。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上端固定孔開設在上端承壓端的上表面上,下端固定孔開設在下端承壓端的側面。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上端彈性體的側面開設有上端通孔,下端彈性體下表面開設有下端通孔。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上端通孔設于上端應變區的正下方;所述下端通孔設于下端應變區的后側方。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上端固定端處開設有孔,該孔與下端形變區相連通。
?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設有上端彈性體和下端彈性體,可以分別測試?Z軸和Y軸方向上的力;因此,它具有測試兩個不同方向上力的功能,操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不用更換傳感器,給工作帶來了簡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兩維傳感器的正視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兩維傳感器的的仰視圖;
圖3是本發明一種兩維傳感器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3所示,一種兩維傳感器,它包括上端彈性體1和下端彈性體2。所述的上端彈性體1包括上端固定端11和上端承壓端12,下端彈性體2包括下端固定端21和下端承壓端22;所述上端固定端11與下端固定端21呈一體制造;所述上端承壓端12與下端承壓端22之間有一條從上端承壓端12處延伸至上端固定端12處的間隙3。該間隙3是給上端彈性體1產生變形提供的空間。在上端固定端11處設有一個圓孔15且該圓孔15與下端應變區23相連通。
所述上端彈性體1的上表面開設有上端應變區13,在上端應變區13上放置上端應變計131,上端應變計上再用上端密封膠132覆蓋;下端彈性體2的兩側面開設有下端應變區23,在下端應變區23上放置下端應變計231,下端應變計上在用下端密封膠232覆蓋;所述的上端應變區13與下端應變區23的位置關系是互相垂直。
所述上端彈性體1的側面開設有兩個上端通孔14且兩個上端通孔14是連通的,該兩通孔14位于上端應變區13的正下方;外面施加的變應力集中在兩上端通孔14處從而使上端彈性體1產生形變;所述下端彈性體2的下表面開設有兩個下端通孔24且兩個下端通孔24是連通的,該兩通孔24位于下端應變區23的后側;外面施加的變應力集中在兩下端通孔24處從而使下端彈性體2產生形變。
在上端彈性體1的上端承壓端12的上表面上開設有兩個上端固定孔121,該上端固定孔121固定在固定板上,使Y方向上的力作用在下端彈性體2上。在下端彈性體2的下端承壓端22的側面上開設有兩個下端固定孔221,該下端固定孔221固定在固定板上,使Z方向上的力作用在上端彈性體1上。
本發明下端彈性體2工作,兩個上端固定孔121固定在固定板上,從Y方向上施加一個力作用在下端彈性體2的側面上,作用力集中在下端彈性體2兩下端通孔24處,使下端彈性體2產生形變,下端彈性體2的下端應變區23處的下端應變計231收集形變信號。
本發明上端彈性體1的工作原理跟上述下端彈性體2的工作原理一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南洋傳感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南洋傳感器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9657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