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兩輥可逆式軋機軋制工藝無效
申請號: | 201210195473.2 | 申請日: | 2012-06-14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888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26 |
發明(設計)人: | 唐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21B1/20 | 分類號: | B21B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匯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陳揚 |
地址: | 210035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逆 軋機 軋制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冶金領域,涉及一種生產工藝,具體的說是一種兩輥可逆式粗軋機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棒材生產線一般采用全連軋或半連軋生產線,半連軋生產線主軋線一般布置為可逆式粗軋機+中精軋機組。圓鋼生產線粗軋部分一般分為孔型軋機和無孔型軋制兩種,無孔型軋制即在不刻軋槽的平輥上,通過方--矩變形過程,往常延伸孔型的軋制,減小到一定斷面后,再經過精軋孔型,終軋軋制出圓鋼,但一般無孔型軋制極易出現尖角、脫方等缺陷,同時要求軋機架次數較多。
兩輥可逆式粗軋機一般都為孔型軋制,采用不同斷面坯料,利用翻鋼機經過粗軋機孔型軋制得到所需要的中間坯料尺寸,一般前車坯形為矩形,經翻鋼機翻鋼軋制為近似方形,再經后車往回軋制為扁形,再進行翻鋼軋制,粗軋全一般采用孔型軋制,孔型軋制對軋件的充滿情況要求較高。圖1是粗軋機孔型配輥圖。圖2是設計的前車軋制C孔軋件充滿情況圖。由于品種較多,特別是后車往回軋制時,操作工無法直觀的觀測到軋制情況,同時往回軋件的變形不均勻,在原孔型軋制時極易過沖,造成缺陷產品、甚至倒鋼,造成廢次品影響成材率;而且,軋件溫度、變形等稍有點波動極易導致軋件倒鋼或者過沖等造成產品缺陷,產生廢品。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兩輥可逆式粗軋機軋制時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兩輥可逆式軋機軋制工藝,該工藝通過在兩輥可逆式粗軋機上采用孔型軋制及無孔型軋制相結合的軋制工藝,提高粗軋機軋制的穩定性,消除粗軋機往回軋制時倒鋼、過沖的現象,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廢次品,提高生產的穩定性。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兩輥可逆式軋機軋制工藝,其特征在于:該工藝采用孔型軋制及無孔型軋制相結合的方式,在粗軋軋制中經孔型軋制翻鋼后,后車移孔再經前一較大孔型軋制,得到符合質量要求的中間坯型,具體步驟如下:
1)粗軋機前車采用孔型軋制,保證軋制的穩定性、斷面的形狀、軋件的質量;
2)粗軋機后車軋制時,移孔,采用前一道次大斷面軋制的孔型,該孔型的槽底寬度大于軋后軋件的寬度,相當于無孔型軋制,軋件有方鋼軋制為扁鋼,其寬高較大,軋制穩定性較高;
3)循環、往復采用孔型軋制及移孔無孔型軋制,生產出符合質量要求的中間坯型。
本發明對生產粗軋生產工藝進行優化、改進,從根本上消除粗軋機往回軋制時倒鋼、過沖等問題,提高了粗軋機軋制的穩定性,減少廢次品。
中型線粗軋機位全自動化控制,能夠自動對孔、移孔。為保證粗軋往復逆向軋制時,不會出現軋件咬偏、軋件過沖等而引起倒鋼的現象,將粗軋軋制工藝進行優化,翻鋼經孔型軋制后,后車自動移孔再經前一較大孔型軋制,相當于采用孔型軋制及無孔型軋制相結合的工藝。
08年至09年半年,原中型線每月粗軋倒鋼而產生的中廢約為100噸左右,其中80%是由于粗軋后車往回軋制時而產生的倒鋼,經09年上半年對粗軋工藝改進后,基本杜絕了此類中廢,每月由于粗軋產生的中廢控制在20噸以內,大大降低了中廢,減少了故障,提高了軋制的穩定性,同時減少了由于粗軋過沖而引起的軋制缺陷。
本發明很好地解決我廠兩輥可逆式粗軋機軋制時倒鋼的問題,降低了生產故障,減少了廢次品,提高了成材率、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粗軋機孔型配輥圖。
圖2是設計的前車軋制C孔軋件充滿情況圖。
圖3是原工藝粗軋后車軋制C孔孔型充滿情況圖。
圖4是本發明中粗軋后車往回軋制時改為B孔回無孔型軋制后軋件充滿情況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本發明所述的兩輥可逆式軋機軋制工藝,該工藝采用孔型軋制及無孔型軋制相結合的方式,在粗軋軋制中經孔型軋制翻鋼后,后車移孔再經前一較大孔型軋制,得到符合質量要求的中間坯型,圖1是粗軋機孔型配輥圖。具體步驟如下:
1)軋件經過A孔型軋制后,在粗軋機前車采用B孔型軋制,保證軋制的穩定性、斷面的形狀、軋件的質量;
2)粗軋機后車軋制時,移孔,采用前一道次大斷面軋制的B孔型,該孔型的槽底寬度大于軋后軋件的寬度,相當于無孔型軋制,軋件有方鋼軋制為扁鋼,其寬高較大,軋制穩定性較高;
3)循環、往復采用孔型軋制及移孔無孔型軋制,生產出符合質量要求的中間坯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9547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速度空變的初至波剩余靜校正方法
- 下一篇:一種測定化妝品中滑石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