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管掃描器聯動跟蹤型原子力顯微探測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92166.9 | 申請日: | 2012-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70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冬仙;丑若帆;章海軍;劉明月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Q60/24 | 分類號: | G01Q60/2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張法高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管 掃描器 聯動 跟蹤 原子 顯微 探測 方法 系統 | ||
1.一種雙管掃描器聯動跟蹤型原子力顯微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將樣品固定在開放式樣品臺上、用雙管掃描器掃描微探針并且聯動跟蹤光束的方法,引入一個跟隨雙管掃描器一起掃描的聯動透鏡,?XY掃描移動量與微探針移動量保持一致,微探針始終位于聯動透鏡的焦面上,在雙管掃描器、微探針、跟蹤透鏡聯動掃描時,從激光器發射并經過聯動透鏡聚焦而成的激光光斑,能始終斜向照射聚焦于微探針上,從而實現光束跟蹤;從微探針反射的光束,垂直照射到光電位置探測器上,由于微探針的Z反饋運動方向與反射光束的光軸重合,反射光斑在光電位置探測器上的重心位置不會因反饋運動而變化,因此有效避免反饋運動導致的偽信號及原子力顯微鏡圖像失真;采用上下雙層結構、相互正交二等分的雙管掃描器,分別實現X軸和Y軸的微納米掃描,兩者彼此獨立,不產生耦合,因此掃描得到的AFM圖像不會產生畸變。
2.一種雙管掃描器聯動跟蹤型原子力顯微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雙管掃描器聯動跟蹤型原子力顯微探測頭(1)、前置放大器(2)、掃描與反饋控制單元(3)、硬件接口(4)、計算機(5)和顯示器(6);前置放大器(2)與光電位置探測器(13)及掃描與反饋控制單元(3)連接,掃描與反饋控制單元(3)與雙管掃描器(14)、硬件接口(4)相連,硬件接口(4)與計算機(5)連接,計算機(5)與顯示器(6)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雙管掃描器聯動跟蹤型原子力顯微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雙管掃描器聯動跟蹤型原子力顯微探測頭(1)包括激光器(7)、聯動透鏡(8)、L形結構(9)、楔塊(10)、探針座(11)、微探針(12)、光電位置探測器(13)、雙管掃描器(14)、墊塊(15)、裝配座(16)、導軌(17)、立架(18)、粗調機構(19)、細調機構(20)、底座(21)、樣品臺(22)、樣品(23);聯動透鏡(8)通過L形結構(9)及微探針座(11)與雙管掃描器(14)相連,微探針(12)通過探針座(11)與雙管掃描器(14)相連,雙管掃描器(14)通過墊塊(15)固定在裝配座(16)上,激光器(7)和光電位置探測器(13)分別安裝固定在裝配座(16)上,裝配座(16)與導軌(17)相連,導軌(17)安裝在立架(18)上并通過粗調機構(19)和細調機構(20)作垂直上下移動,立架(18)和樣品臺(22)分別固定在底座(21)上,樣品(23)安裝在樣品臺(22)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雙管掃描器聯動跟蹤型原子力顯微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雙管掃描器(14)包括隔絕墊圈(24)、Y軸分割槽(25)、Y電極地(26)、Y正電極(27)、X軸分割槽(28)、X電極地(29)、X正電極(30)、Z正電極(31);其中,隔絕墊圈(24)將上層的Y軸掃描管與下層的X軸掃描管隔開,上層的Y軸掃描管又被兩條對稱分布的Y軸分割槽(25)隔開,形成Y電極地(26)和Y正電極(27),下層的X軸掃描管被兩條對稱分布的X軸分割槽(28)隔開,形成X電極地(29)和X正電極(30),兩條Y軸分割槽(25)與兩條X軸分割槽(28),兩兩正交,從而形成上下雙層結構、相互正交二等分的雙管掃描器(14),分別實現X軸和Y軸的微納米掃描,兩者彼此獨立,不產生耦合,掃描得到的AFM圖像不會產生畸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92166.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控制方法與控制裝置
- 下一篇:后置發動機的進氣凈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