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車輛玩具變形裝置、該裝置的車輛玩具變形方法及車輛玩具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191874.0 | 申請日: | 2012-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984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長谷川步;葉內茂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萬代 |
| 主分類號: | A63H17/26 | 分類號: | A63H17/26;A63H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玩具 變形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能夠改變形態(tài)的車輛玩具的變形裝置、該裝置的車輛玩具變形方法及車輛玩具。
背景技術
以往,在專利文獻1中提出了一種可變形為第1形態(tài)和第2形態(tài)的車輛玩具。其提出了這樣的構造:具有基構件和至少兩個以上轉動構件,該基構件的表面構成第1形態(tài)的一部分且背面構成第2形態(tài)的一部分,轉動構件分別可轉動地結合于上述基構件,對表面和背面使用不同的外觀而使得上述表面呈現(xiàn)上述第1形態(tài)的一部分且上述背面呈現(xiàn)上述第2形態(tài)的一部分,在上述兩個以上轉動構件中的至少兩個轉動構件的各自端部具有互相連結并將上述車輛玩具保持為上述第1形態(tài)或者上述第2形態(tài)的連結部,在上述車輛玩具為上述第1車輛形態(tài)時,上述基構件的上述背面被上述兩個以上轉動構件覆蓋而成為不可見狀態(tài),在上述基構件設有車輛玩具的車輪,該車輪的周面自上述基構件的表面和背面突出。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許4527188號公報
但是,在上述專利文獻1中,對車輛玩具的各部分的表面和背面賦予不同的外觀(第1形態(tài)和第2形態(tài)),不將各部分分離就能夠在表面和背面間進行變換,而且在組合成其中一個狀態(tài)時,另一個為不可見的狀態(tài)(完全無法從外部視覺識別背側,無法視覺識別到無法預測背面狀態(tài)的程度的狀態(tài))。
而且,使用者用手動使車輛玩具在第1形態(tài)和第2形態(tài)之間變形轉變。從智育的方面考慮,通過由幼兒一邊思考一邊變形,能夠充分發(fā)揮效果,但從作為玩具的進一步發(fā)展這樣的方面考慮,也尋求自動地變形。
發(fā)明內容
因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表背具有第1形態(tài)和第2形態(tài)的車輛玩具、能夠機械的在該各形態(tài)之間變形轉變的變形裝置及變形方法。
本發(fā)明的車輛玩具變形裝置能夠使車輛玩具從第1車輛形態(tài)或第2車輛形態(tài)中的任一個車輛形態(tài)轉變?yōu)榱硪粋€車輛形態(tài),該車輛玩具包括:基構件,其表面構成上述第1車輛形態(tài)的一部分,而且其背面構成上述第2車輛形態(tài)的一部分;至少兩個以上的轉動構件,其分別可轉動地結合于上述基構件,與上述基構件連續(xù)的表面呈現(xiàn)上述第1車輛形態(tài)的一部分,而且與上述基構件連續(xù)的背面呈現(xiàn)上述第2車輛形態(tài)的一部分;連結轉動構件,其具有與上述轉動構件中的其他轉動構件和上述基構件分別結合的連結部,用于保持上述第1車輛形態(tài)或者上述第2車輛形態(tài);其中,該車輛玩具變形裝置包括:基座,其用于載置上述車輛玩具;第1臂,其在上述車輛玩具的第1載置位置的相鄰位置軸支承于與上述基座的車輛玩具載置面平行地配置的轉動軸上,支承與處于上述第1載置位置的車輛玩具中的上述連結部相結合的上述基構件的端部,能夠使上述基構件從上述第1載置位置以上述轉動軸為中心,轉動到相反側的第2載置位置;第2臂,其與上述轉動軸大致平行地配置,而且能夠相對于上述第1載置位置向上方移動,插入到處于上述第1載置位置的車輛玩具內部,抵接于上述連結轉動構件來限制由上述第1臂引起的轉動,能夠解除上述連結部的結合并轉變上述連結轉動構件的形態(tài);引導構件,其配置在除上述第1載置位置正上方范圍之外的部位且位于上述車輛玩具的上述轉動軸方向寬度的外側位置,至少在上述轉動軸正上方范圍內與上述其他轉動構件帶有一些間隙地連接。
另外,本發(fā)明的車輛玩具變形方法是上述車輛玩具變形裝置的車輛玩具變形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驟,將上述車輛玩具載置在上述基座的第1載置位置,使上述基構件的端部支承于上述第1臂;將上述第2臂插入到上述車輛玩具內部;通過使上述第2臂向上方移動而使上述連結轉動構件相對于上述基構件轉動,解除上述連結轉動構件利用上述連結部與上述其他轉動構件和上述基構件間的結合,上述其他轉動構件利用自重向上述車輛玩具外側轉動;在使上述第2臂向上方移動到脫離上述基構件利用上述第1臂得到的轉動范圍的位置的同時,開始使上述第1臂繞上述轉動軸轉動;通過上述第1臂繞上述轉動軸轉動,上述基構件通過了上述第2臂的下方之后,利用自重轉動到上述車輛玩具外側的上述其他轉動構件抵接于上述引導構件,限制住此時的車輛玩具內部面成為外部面的狀態(tài);通過上述第1臂繞上述轉動軸進一步轉動,抵接于上述第2臂的上述連結轉動構件翻轉,使此時的車輛玩具內部面成為外部面,利用上述連結部與被上述引導構件限制的上述其他轉動構件卡合;利用上述第1臂使上述車輛玩具轉動到第2載置位置,上述連結轉動構件利用上述連結部與上述基構件卡合;將車輛玩具從上述第1車輛形態(tài)或第2車輛形態(tài)中的任一個車輛形態(tài)變形為另一個車輛形態(tà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萬代,未經(jīng)株式會社萬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918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