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載波無線網絡中用于自適應信道質量反饋的裝置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90943.6 | 申請日: | 2006-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103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法魯克.卡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H04L5/00;H04W24/08;H04L2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邵亞麗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載波 無線網絡 用于 自適應 信道 質量 反饋 裝置 方法 | ||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06年8月1日、申請號為200680025804.0、發明名稱為“多載波無線網絡中用于自適應信道質量反饋的裝置和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申請一般地涉及無線通信,更加具體來說,涉及一種多載波無線網絡中提供信道質量反饋的機制。
背景技術
正交頻分復用(OFDM)是一種用戶可以在多個正交的頻率(或副載波或音調)上進行發送的多載波傳輸技術。分別對正交副載波(或音調)在頻率上進行調制和分離,使得它們不相互干擾。這提供了高的頻譜效率以及對多路效應的抵抗力。正交頻分多址接入(OFDMA)系統允許為不同的用戶而非為一個用戶分配一些副載波。
通過執行信道質量反饋可以提高無線網絡的性能。無線網絡中的接收站(例如,用戶站)測量選定的接收信號的參數。然后,將測得的參數以及從測得的參數中得來的計算值(可選地)以標準消息(有時稱之為信道質量指示符(CQI)消息)的形式發送回無線網絡。接著,該網絡利用CQI消息來優化在前向信道(或下行鏈路)中發送的信號,進而提高用戶站的接收。用戶站可以使用類似的技術來提高反向信道(或上行鏈路)的性能。
在諸如OFDM和OFDMA網絡這樣的多信道無線網絡中,通常使用多種信道質量反饋技術。但是,多信道無線網絡通常將包含一組副載波(或音調)的子頻帶分配給每個用戶站,并且這些傳統的信道質量反饋技術通常為每個子頻帶發送絕對信道質量指示符(CQI)值。為每個子頻帶發送絕對CQI值需要極為昂貴的反饋開銷。
因此,就需要一種改進的OFDM和OFDMA傳輸系統,其能夠將提供信道質量反饋所需的帶寬總量最小化。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在利用多載波的無線通信系統中發送/接收信道質量信息的方法和裝置。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在利用多載波的無線通信系統中發送/接收信道質量信息同時降低反饋開銷的方法和裝置。
技術方案
提供一種用于能夠根據諸如OFDM或OFDMA這樣的多載波協議進行通信的無線網絡中的發射機,該發射機能夠確定通過N個子頻帶的總平均信號等級,這N個子頻帶中的每一個都包括多個副載波,并確定N個子頻帶的第一個子頻帶的第一平均信號等級。在一個實施例中,發射機包括控制器,用于生成信道質量指示符(CQI)反饋消息,該消息包括表示總平均信號等級的第一數據字段和表示第一平均信號等級的第二數據字段;傳輸模塊,用于將CQI反饋消息發送至無線網絡。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用于能夠根據多載波協議與多個用戶站進行通信的無線網絡中的基站。該基站使用N個子頻帶在下行鏈路上向多個用戶站進行發送,其中N個子頻帶中的每一個都包括多個副載波。該基站能夠接收來自于該多個用戶站中的第一個用戶站的信道質量指示符(CQI)反饋消息。該CQI反饋消息包括表示由第一用戶站確定的、通過N個子頻帶的總平均信號等級的第一數據字段,和表示由第一用戶站確定的、N個子頻帶的第一個子頻帶中的第一平均信號等級的第二數據字段。該基站利用CQI反饋消息來分配選定的N個子頻帶中的一個,用于在下行鏈路上向第一用戶站進行發送。
有益效果
本發明降低了利用多載波的無線通信系統中的反饋開銷,從而可以高效地發送/接收信道質量信息。
附圖說明
為了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公開及其優點,參考下面結合附圖的描述,其中相似的參考標號表示相似的部分:
圖1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原理的、在OFDM網絡中實現自適應信道質量反饋技術的示范性無線網絡;
圖2a是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傳統OFDMA發射機的高級框圖;
圖2b是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傳統OFDMA接收機的高級框圖;
圖3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原理的資源分配;
圖4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原理的CQI信息的反饋的流程圖;
圖5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CQI反饋;
圖6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個實施例的CQI反饋;
圖7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原理的多CQI反饋格式;和
圖8示出了基于操作載頻的CQI反饋速率選擇。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9094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