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地下電纜管道檢測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88222.1 | 申請日: | 2012-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73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龍文平;趙寬禮;李文浩;王俊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省電力公司長治供電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9/00 | 分類號: | G01V9/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 地址: | 046011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下 電纜 管道 檢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檢測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地下電纜管道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現在各種電纜,包括電力供電電纜、通信電纜等其它電纜線,在城市采用地下敷設為主,現在常用的是直徑15厘米或直徑20厘米的水泥管預埋在地下,同時設置20—30條管路,以備各種電纜穿在電纜管道中,在預埋地下電纜管道時,每節電纜管道(4米長)接口處喇叭口要用水泥固定,由于各種原因,比如:地面沉降、重型車輛碾壓等,經常會造成電纜管道受力不均勻而使得電纜管道口容易錯位或電纜管道局部破裂,造成電纜管道堵塞。
現在電纜管道檢查、驗收,一般采用觀察法檢測,由于電纜管兩端的豎井間距50—70米,很難觀察清電纜管道內的情況,浪費時間,并且檢測不到位。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簡單易行、檢測可靠的地下電纜管道檢測方法。
本發明的一種地下電纜管道檢測方法,按照如下步驟完成。
a:將檢測裝置通過豎井置于被測試的電纜管道內。
b:所述檢測裝置的兩端均固定有繩索,所述繩索與固定端相對應的那端分別設置在相應的所述豎井內。
c:拉動所述繩索,使所述電纜管道內的所述檢測裝置運動進行電纜管道堵塞檢測。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a中的所述檢測裝置為圓柱體。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a中的所述檢測裝置軸線長度為300mm—600?mm。
進一步的,所述繩索的長度應大于所述豎井與豎井之間的距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由于在被測試的電纜管道內設有檢測裝置,檢測人員在豎井內拉動繩索,使電纜管道內的檢測裝置運動進行電纜管道堵塞檢測,這樣,對地下電纜管道檢驗可靠,成本低廉,易于廣泛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地下電纜管道檢測方法檢測開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地下電纜管道檢測方法檢測完成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參見圖1和圖2,一種地下電纜管道檢測方法,按照如下步驟完成。
a:將檢測裝置3通過第一豎井1置于被測試的電纜管道3內,所測試的電纜管道3內徑15厘米,檢測裝置4選用軸線長度為300mm—600?mm、外徑為125?mm的圓柱體鋼管。
b:所述檢測裝置4的兩端固定有第一繩索5和第二繩索6,第一繩索5與固定端相對應的那端設置在第一豎井1內,第二繩索6與固定端相對應的那端設置在第二豎井2內,第一繩索5和第二繩索6的長度均大于第一豎井1與第二豎井2之間的距離。
c:在第二豎井2拉第二繩索6,使電纜管道3內的檢測裝置4運動,如果檢測裝置4可順利拉出到第二豎井2內,則測試合格,把第二繩索6解開,檢測裝置4放置在電纜管道3中,用于后續電纜的敷設,如果檢測裝置4中途受阻,不能通過第二豎井2內,則測試不合格,利用第一繩索6順原路拉回至第一豎井1內。
綜合上述本發明實施例由于在被測試的電纜管道3內設有檢測裝置4,檢測人員在第一豎井1或第二豎井2內拉動第一繩索5或第二繩索6,使電纜管道3內的檢測裝置4運動進行電纜管道3堵塞檢測,這樣,對地下電纜管道3檢驗可靠,成本低廉,易于廣泛推廣。
從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省電力公司長治供電分公司,未經山西省電力公司長治供電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882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