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驅動電機液冷冷卻裝置、其制造方法及驅動電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87821.1 | 申請日: | 2012-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515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5 |
| 發明(設計)人: | 黃少銳;閔遠亮;高景毅;張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捷能汽車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9/197 | 分類號: | H02K9/197;H02K5/20;H02K15/14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李鵬松,傅永霄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張江***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驅動 電機 冷卻 裝置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驅動電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驅動電機液冷冷卻裝置、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該驅動電機液冷冷卻裝置的驅動電機。
背景技術
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在運行時將產生大量的熱量,導致驅動電機各部件發熱,溫度升高,其溫度升高的限值將直接影響驅動電機的使用壽命,因此,驅動電機需配置有冷卻裝置。
現有的用于電動汽車驅動電機的水冷冷卻結構通常采用內外水套加O型圈密封的形式。例如,中國發明專利公開第CN101499702A號公開了緊湊型水冷三相異步電動機冷卻裝置采用空水復合冷卻,冷卻系統包括內循環風路及水循環通道,水套包覆在電動機定子鐵芯外,由內水套和外水套構成,中間設置有水道,水道為徑向螺旋水道或軸向往復水道,水道的端設有進水口,水道的另一端設有出水口,冷卻水排盡通道在電動機的正下方,與水道相連。
然而,由于內外水套的結合面加工精度、配合情況及裝配工藝難以準確控制、以及O型圈的變形及老化等原因的影響,這種冷卻結構形式存在著冷卻液泄漏的風險,冷卻液泄漏將嚴重影響水冷冷卻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并且,目前的水道一般設置在內水套的外壁或者外水套的內壁上,其形狀簡單,不利于充分冷卻驅動電機。
美國專利公告第US5939808A號公開一種電機液冷冷卻裝置,其將去熱管鑲嵌成型在鑄造的電機機殼部件中。由于去熱管與電機機殼是由不同的材料形成,因此兩種不同的材料之間的界面造成熱傳遞的阻力。
因此,有必要提供改進的技術方案以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是解決驅動電機液冷冷卻裝置的內外水套裝配復雜和密封困難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一方面提供驅動電機液冷冷卻裝置,其包括電機機殼部件,所述電機機殼部件包括由周壁包圍形成的中空腔體,在所述電機機殼部件的周壁中具有失模鑄造形成的冷卻液通道,所述冷卻液通道具有彎曲的部分。
本發明另一方面提供驅動電機,其包括定子、轉子及還前述的驅動電機液冷冷卻裝置,所述驅動電機液冷冷卻裝置套裝在所述定子上。
本發明又一方面提供驅動電機液冷冷卻裝置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步驟:
制成冷卻液通道形狀實體模型,在所述冷卻液通道形狀實體模型上設置有至少兩個凸臺;
制成電機機殼部件的鑄造模具;
將所述冷卻液通道形狀實體模型固定在所述電機機殼部件的鑄造模具中,進行電機機殼部件的整體鑄造成型,其中所述至少兩個凸臺均凸出于所述電機機殼部件之外;及
從鑄造成型后的電機機殼部件中移除所述冷卻液通道形狀實體模型,在所述電機機殼部件中一體形成冷卻液通道以及與所述冷卻液通道連通的至少兩個孔洞。
根據本發明,可以減少傳統驅動電機液冷冷卻裝置的內外水套裝配環節和O型密封圈,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內外水套密封困難的問題,提高了液冷系統的可靠性。并且,對模具的要求降低,從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此外,本發明的驅動電機液冷冷卻裝置中的冷卻液通道可以靈活設計,可以采用特殊結構的冷卻液通道來增加冷卻效果,以便更加充分地冷卻驅動電機。
通過以下參考附圖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其他方面和特征變得明顯。但是應當知道,該附圖僅僅為解釋的目的設計,而不是作為本發明的范圍的限定,這是因為其應當參考附加的權利要求。還應當知道,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繪制附圖,它們僅僅力圖概念地說明此處描述的結構和流程。
附圖說明
結合附圖參閱以下具體實施方式的詳細說明,將更加充分地理解本發明,附圖中同樣的參考附圖標記始終指代視圖中同樣的元件。其中:
圖1顯示本發明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驅動電機液冷冷卻裝置的制造方法流程圖;
圖2顯示本發明第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驅動電機液冷冷卻裝置的電機機殼部件完成鑄造時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還沒有去除冷卻液通道形狀實體模型,為了清楚顯示內部結構,局部地剖開了電機機殼部件;
圖3顯示圖2所示的冷卻液通道形狀實體模型的示意圖;
圖4顯示已經去除冷卻液通道形狀實體模型的圖2所示的電機機殼部件與密封塞結合前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局部地剖開了電機機殼部件;
圖5顯示本發明第二種具體實施方式的冷卻液通道形狀實體模型的示意圖;
圖6顯示本發明第三種具體實施方式的冷卻液通道形狀實體模型的示意圖;
圖7顯示本發明第四種具體實施方式的冷卻液通道形狀實體模型的示意圖;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捷能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捷能汽車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878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