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鋰離子電池組以及鋰離子電池組的組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86712.8 | 申請日: | 2012-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46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陶芝勇;唐道平;曾紀術;郭永興;曾堅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海盈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0525 | 分類號: | H01M10/0525;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鋰離子 電池組 以及 組裝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鋰離子電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組以及鋰離子電池組的連接成組方法。?
背景技術
鋰二次電池由于具有工作電壓高、比能量密度大、循環壽命長、自放電率低、無記憶效應以及環境污染小等優點,在通訊設備、移動電子設備、電動工具、電動玩具以及航空模型上得到迅速應用普及。近年來,動力型鋰二次電池逐步在大型儲能設施、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甚至電動汽車上得以應用。?
隨著鋰離子電池在電動汽車、儲能領域應用的展開,人們對鋰離子電池的電壓以及電流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目前通過鋰離子電池的串聯滿足應用中的大電壓要求,通過串聯滿足引用的大電流需求。?
在研究本發明的過程中,本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特別是由N多個單體鋰離子電池串聯連接組成的電池組,其在組合的過程中需要分別將任意兩個電池的正極、負極通過導線連接,其連接中布線復雜,且操作較為復雜,操作工人一不小心即可能眼花導致焊接錯誤。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鋰離子電池組,其結構更加簡單,易于實施。?
本發明實施例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鋰離子電池組的連接成組方法,該方法更易于實施,得到的鋰離子電池組結構簡單。?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鋰離子電池組,包括:復數個串聯的電池,在各所述電池的第一寬度端部分別伸出有正極耳、負極耳,各所述電池的第一寬度端部的頂部對齊;?
第一電池為任一所述電池,第二電池為任一與所述第一電池面對面相鄰對疊的所述電池,所述第一電池的正極耳與所述第二電池的負極耳之間固定連接有金屬帶,所述正極耳、負極耳分別由各所述寬度端部向外彎折,
所述正極耳、負極耳的末端以及所述金屬帶共同位于所述第一電池與第二電池的相互層疊正對面之間空隙,所述金屬帶在第一電池與第二電池之間位置對折,所述正極耳與負極耳相互層疊。?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鋰離子電池組的連接成組方法,包括:?
S1:在第一電池側水平相鄰排放第二電池,使所述第一電池、第二電池引出有極耳的端部水平對齊,所述第一電池的正極耳與所述第二電池的負極耳相鄰,所述正極耳、負極耳在一垂直平面上;
S2:在所述正極耳、負極耳之間固定連接一金屬帶,
S3:垂直向外彎折所述正極耳、負極耳以及金屬帶180度,使所述正極耳、負極耳的末端分別緊貼在所述第一電池、第二電池的直立側面外,所述金屬帶緊貼在所述第一電池以及第二電池的直立側面外,
S4:沿所述第一電池與所述第二電池之間的空隙線為軸線,以所述第一電池為參考,翻轉所述第二電池,直到所述第二電池與所述第一電池水平面對面正對層疊為止,所述金屬帶在所述空隙線位置對折,所述正極耳、負極耳的末端以及所述金屬帶共同位于所述第一電池與第二電池的相互層疊正對面之間的空隙。
由上可見,應用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可以通過順次將待成組的兩電池水平對齊排列,并使其在引出有極耳的第一電池201、第二電池202的寬度端部水平對齊,并且使相鄰的第一電池201、第二電池202的兩極性相反,且均在同一垂直面上,在連接金屬帶203后,通過一次彎折極耳操作,一次翻轉對疊電池的操作即可將兩電池串聯在一起,順次按照以上方法,可以將N個電池串聯組成鋰離子電池組,并且對于已經串并聯成組的電池組可以按照上述的方法將多個電池組串聯連接組合成組,采用該方法操作簡單,快速,有利于實現自動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且形成電池組的線路簡單,有序,有利于降低生產不良品率。?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步驟101中得的兩電池水平排列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在圖2所示兩電池之間連接金屬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在圖2所示兩電池連接金屬帶之后彎折極耳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在圖3所示彎折極耳后翻轉對疊兩電池的對疊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在圖4翻轉對疊兩電池后的電池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步驟105中電池12與第三電池的排列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圖6中電池12與第三電池之間的金屬帶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圖6中電池12與第三電池翻轉對疊后連接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海盈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海盈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8671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